去年推盛事經濟 兩次開記招公布盛事年表
【明報專訊】香港經歷新冠一疫,訪港旅客由2019年的5591萬人次下跌至2023年僅3400萬人次,跌幅近四成,疫後政府去年1月提出「盛事經濟」,並成立盛事統籌協調組,加強盛事協調機制和宣傳效果,協調組去年兩度召開記者會公布盛事年表。翻查資料,本港由去年至今公布約440項盛事,政府預期吸引約430萬人次旅客參與,並帶來約126億元消費額及49億元經濟增加價值。
特首李家超去年1月提出「盛事經濟」,並於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上以「推動盛事經濟」為議題,廣納議員意見;他提到,盛事會增加本港吸引力和商機,不同盛事會帶動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經濟收益。副財政司長黃偉綸翌日宣布一系列推動盛事經濟措施及成立盛事統籌協調組;協調組去年兩度開會,包括檢視如何訂定及更新盛事年表。
旅發局則於去年3月成立盛事拓展專組,擔當「第一站聯絡窗口」角色,與活動主辦單位等持分者溝通,例如檢視及評估主辦方案、協助挑選合適場地、安排實地考察、為活動規劃提供建議及協助宣傳推廣等。旅發局發言人稱,截至今年3月底,專組已處理逾150宗查詢,涵蓋體育、藝術及娛樂活動,其中逾20項活動已落實或有望在港舉行。
今年盛事料帶動81億消費
過往政府公布盛事年表的同時,亦公布盛事帶來的經濟收益。協調組稱,今年相關數字已載於《香港營商環境報告》,料全年有約200項盛事在港舉行,涵蓋文化藝術及創意等不同範疇,估計吸引約230萬人次旅客參與,帶來約81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46億元。翻查資料,去年有逾240項盛事舉行,共吸引約200萬人次旅客參與,為本港帶來約75億元消費額,以及45億元經濟增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