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考察:千年書院——嶽麓書院
【明報專訊】湖南長沙市的嶽麓書院,與河南應天書院、嵩陽書院及江西白鹿洞書院並稱古代四大書院。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現時仍設湖南大學的歷史學系、哲學系、宗教學系及考古學系,繼續作育英才,有千年書院之稱。
門前對聯
嶽麓學院位於長沙市湘江西岸,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不少著名學者及名人曾就讀嶽麓書院,如清朝軍事政治家左宗棠及曾國藩、教育家楊昌濟等。
嶽麓學院大門前掛有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鄧洪波2018年接受中新網訪問時解釋,對聯是於清朝嘉慶年間,書院大修及完工後學生請山長(書院校長)袁名曜撰寫。「惟楚有材」出自《左傳》「雖楚有材,晉實用之」。鄧洪波表示,《左傳》原句意思是楚國雖然有很多人才,但都在晉國才有所發揮,即有茪H才外流的問題;而袁名曜將上聯改成「惟楚有材」,而下聯則由學生張中階對出,出自《論語》中的「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全聯意思即是楚(今湖南湖北一帶)有眾多人才,而嶽麓書院正是各人才齊聚之地。
大成殿復辦祭孔
嶽麓書院祭祀孔子的儀式始於北宋書院初創時期,隨荇犮N推移不斷擴大而於清代最盛。但到了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書院內的文廟(祭祀孔子的場所)被炸牷A只有石雕及石獅等尚存,後來重建。大成殿是文廟的主要建築,自2013年起,嶽麓書院恢復中斷百年的祭祀先聖傳統,每年孔子誕辰日於大成殿舉辦祭孔大典,與祭人員以書院師生為主,亦邀請社會賢達觀禮。書院的祭孔祭包括初獻、亞獻、終獻等傳統儀式,主要目標是致敬先聖先賢,傳承儒學及弘揚中華文化。嶽麓書院祭孔大典於2023年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收門票惹爭議
嶽麓學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官網顯示入場費為40元人民幣,青年及60至未滿65歲者半價,兒童及長者免費。2019年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倪洪濤撰文指出,嶽麓山風景區早已免費向遊客開放,質疑書院應免費向外開放。
事件引起大學應否免費開放校園名勝古蹟的爭論。以北京大學為例,校內的博雅塔、未名湖是觀光景點,但並不收費,為限制遊客數量,北大有時會在考試期間暫停對外開放。廈門大學屬免費「網紅」景點,吸引大量遊客。香港大學亦是遊客「打卡」熱點,校方規定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至下午6時30分可參觀校園,但須提前在網上預約。有意見指出,湖南大學校園沒有圍牆,如到訪嶽麓書院的遊客太多,可能影響正常教學活動。嶽麓書院回應稱,嶽麓山風景區及書院屬於不同單位,書院門票收費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等規定,經政府部門批准後執行。
(主要學習重點: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考察問卷
1. 你認為嶽麓書院從哪些方向繼承中華文化的傳統?
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是否同意嶽麓書院應向遊客收取入場費?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網圖文均有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載互聯網。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1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