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2
    星期五

見聞識玩:製冰解暑熱

[2025.09.12] 發表
戰國初期青銅冰鑒構造示意圖。(新華網)
(圖二)

【明報專訊】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趨頻,在炎陽炙人的酷熱天,總想吃雪糕、喝冷飲消暑。清乾隆年間,華北一帶曾遇極端高溫,不少市民因而喪命,使得皇帝下令開冰窖救濟民慼C

■中華文化知多點

周人挖窖藏冰

據《周禮》記載,早在周代,古人已懂得運用地底的平均溫度比地面低的原理,挖地窖貯藏冰塊,並在冬天鑿冰,用冰鎮酒酬賓、辦理喪事、獎勵官員和消暑。

戰國青銅冰鑒

古人還會用「冰鑒」,現存最早的冰鑒為戰國時代的「青銅冰鑒」用青銅鑄造,內埵酗@層「內膽」,把冰鋪在它周遭以冰鎮內層的酒,有如現在的保冷瓶。

宋製冰酪

到宋代,人們用冰把牛奶與果汁調製成冷飲,稱「冰酪」。南宋詩人楊萬里在《詠冰酪》中就以「雪到口邊銷」來形容它入口即化的質感。

■何謂三暑?

三暑

月曆上按二十四節氣標示的「小暑」、「大暑」和「處暑」,合稱「三暑」,是古人通過觀察日照差異和氣候變化釐定的。「小暑」意味茪悎虩朮母蒱鰤_來;「大暑」是最濕最熱的一天;「處暑」則指暑氣漸散。

暑熱如蒸食

農諺所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就是把這種暑天的感覺,比作蒸煮食物的狀G,既熱且濕。

■新聞事件

鄭州7月15日料達44℃,屬華北罕見高溫。華北在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亦曾遭遇極端高溫,據史料記載,身在北京的法國傳教士宋君榮(Antoine Gaubil)1743年7月25日錄得44.4℃高溫。

據《天津縣志》記載,天津鎮總兵官傅清在奏折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乾隆皇帝下令打開藏冰官窖救濟民慼C這場高溫引發的災害,被當年7月26日早晨北京的一場小雨終結。

【節錄自〈乾隆年間華北破44℃ 北京12天萬人熱死〉,《明報》2025.07.14】

■玩一玩

請找出兩個有錯別字的詞語,推測哪一塊寫茈縝r的冰會順利融進杯中?(圖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65期]

更多教育
穿越古今山:「廁所」發展史
【明報專訊】如廁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天大的小事」,古有負責守廁所者,今有「廁所革命」,內地於2015年提倡的公共廁所改造升級計劃,迄今10... 詳情
站站停:遊潮州食潮州粿
【明報專訊】提起潮州菜都會想到「潮州打冷」,你又可曾吃過傳統糕點「潮州粿」?粿是潮州人過節必備食品,當地也有按節氣吃不同粿的習慣。 名... 詳情
大人物小故事:不愛洗澡的王安石
【明報專訊】誰是王安石? 漫畫中骯髒得鬍子有蝨的古人名叫王安石,不愛洗澡的他是宋代著名文學家兼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