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樂施會前高層稱,該會在英國設立的店舖有年輕義工受性侵,但沒有透露具體的時、地、人和案發詳情。圖為其中一間位於倫敦的樂施會店舖。
放大
 
國際樂施會拉美和加勒比海分區總監泰斯赫斯特(右),在太子港會晤海地規劃與對外合作部長弗勒朗(左),為該會職員在當地的不當行為道歉。
放大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沙巴躉疑港海繁殖 環團憂放生損生態
你識唔識﹕少數族裔貧窮惡化
你識唔識﹕配對題
你識唔識﹕選擇題
明報通識網﹕2017/18學年 時事通識問答比賽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點對點﹕英國樂施會職員逼「性換救濟」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英國樂施會(Oxfam GB)被揭多宗性醜聞,包括有職員性侵犯受助人、義工和其他職員。《泰晤士報》引述消息人士稱,該會有高層職員在2010年前往遭7級地震重創的海地提供人道救援時,召妓女到家中及旅館舉行性愛派對,疑用樂施會資金支付召妓費,其後傳出有其他員工在南蘇丹及乍得也有類似不檢點行為。機構被質疑為保聲譽掩飾事件,樂施會否認隱瞞,強調認真看待任何行為不檢的指控。

7人離職 有人過檔其他救援組織

英國樂施會因醜聞備受抨擊後,公開2011年在海地的內部調查報告。報告指出,該會2011年7月收到一名職員電郵,指控海地職員涉嫌利用樂施會提供的物業召妓、性騷擾員工、詐騙、任人唯親等,故展開調查。最後7人離職,包括1人被解僱及3人辭職,4人都曾使用樂施會物業召妓,但沒有動用機構資金。多名涉性醜聞的員工其後仍在別的救援組織工作,甚至重返樂施會。

埃文斯(Helen Evans)於2012年至2015年曾任樂施會專責調查組織內性騷擾、侵犯等問題的「環球守護部」(Global Safeguarding)主管,她受訪時表示,曾接獲多宗性侵舉報,包括有女性被一名救援人員逼迫發生性行為,或有人被迫以性換取救助,又留意到有職員受性侵犯但沒有披露。據其任內調查,3國120名職員中,有11%至14%表示目擊或經歷性侵。

埃文斯說,樂施會在英國所設的義賣舊衫及二手書店中,部分青少年義工遭強暴、性侵犯,其中一家店舖經理甚至逼受害的青少年義工撤銷指控。埃文斯稱曾向樂施會總裁戈德林(Mark Goldring,圓圖)報告機構的「侵犯文化」和申請撥款加強保護職員,可是對方沒理會,她憤而辭職。離開樂施會後,她又曾附以文件向英國政府公益委員會、國際發展部、內政部舉報,但未見當局有行動。

總裁否認隱瞞 停申撥款

戈德林承認未有完全披露2011年海地醜聞細節,但堅稱沒隱瞞,承認該會未有向公眾解釋員工遭辭退的原因是錯,稱做法並非為了保護犯錯員工,相信是因為不想醜聞影響海地救援。樂施會已同意暫停向英國政府申請新撥款,直至政府滿意其操守準則。

英失逾7000捐助者 港樂施會受累

歐盟要求樂施會完整交代事件,並稱對未能達操守要求的慈善組織將暫停撥款。英國樂施會在醜聞曝光後失去超過7000名經常捐助者,香港樂施會則因是次事件有約700名月捐者要求停止捐款,香港樂施會強調與英國樂施會非「屬會關係」,管治及財政均獨立自主。

——綜合《明報》報道

◆國際救援組織醜聞(見圖表)

■知識增益

國際救援成兒童性罪行溫H

英國樂施會醜聞令外界聚焦海外救援工作的操守。英國《太陽報》報道,聯合國緊急人道援助協調中心前負責人麥克勞德(Andrew MacLeod)在2017年向英國時任國際發展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提交報告,估計現有約3300名戀童癖者在聯合國不同機構工作,並推算過去10年聯合國人員在各地涉及的強姦事件可能達6萬宗。彭黛玲稱曾擬在2017年9月聯合國演說呼籲關注國際慈善組織內的腐敗,可是受部門高官阻撓。

推算聯合國10年涉6萬宗強姦

國際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2018年2月稱,2017年處理了24宗性騷擾或性侵個案,19名員工因而被辭退,但未有披露細節。聯合國駐剛果、中非、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南蘇丹、海地的維持和平部隊亦曾爆出性侵婦孺大醜聞,如有駐中非的法國士兵逼男童口交換取糧食、金錢;在剛果執行任務的維和人員,用兩隻蛋或平均不足3美元(23.4港元)現金作交換,侵犯女童。

英國《獨立報》報道,救助兒童會早於2008年便向樂施會等救援組織警告,有救援人員在海地等地區性侵兒童,一些小至6歲的兒童被迫以性換取食物等必需品。研究報告涉及23個在海地、科特迪瓦及南蘇丹工作的人道組織、維和及安全機構,但未有點名。當兒童被問為何不向當局報案時,兒童多表示害怕失去援助、不相信當局、不知道可以向誰求助等。海地一名女童說:「強姦我們的人跟辦公室的人都是同一班人。」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就資料提及的事件,分析醜聞對組織帶來的兩個影響。

名譽:國際組織秉持人道和道德價值做國際救援工作,若發生性罪行等醜聞,將十分諷刺,嚴重打擊組織的形象,令市民不信任組織

財政援助:國際組織依賴政府撥款和市民捐款,若出現醜聞,當局及民眾或會馬上停止捐款,表達對救援工作的質疑和不滿,令組織出現財政困難

◆延伸回應題

2. 英國樂施會總裁戈德林承認未有完全披露2011年海地醜聞細節,稱相信做法是不想醜聞影響海地救援。你認為樂施會等國際救援組織應否公開組織的問題?

解題

?同學要清楚表明立場,作出駁論,緊記前後立場要一致,不能提出矛盾的論據

?思考戈德林不想公開醜聞的理據,加以解釋或反駁

?運用相關概念,包括公眾監察、義務、公眾信心、道德價值等

參考答案

◇應該

有義務受監察:樂施會等國際救援組織接受各地政府撥款和民眾的捐款,民眾有權了解捐款的用途,監察組織的運作,故接受公眾捐款的組織有責任公開內部問題,並承受監管不力的指摘

警惕公眾:樂施會等救援組織的宗旨是為有需要人士,特別是婦女和兒童提供協助,故組織應公開事件,譴責違紀員工,讓公眾正視乘人之危、剝削有需要人士的問題,防止性罪行和不當行為發生

駁論:有指公開事件會打擊支持者的信心,令機構失去捐款,但事實上隱瞞問題只會令剝削者變本加厲,機構應嚴肅懲處傷害受助者的人員,徹底執行組織宗旨,公開事件顯示整頓的決心,反而可挽回公眾信心

◇不應該

打擊捐款:樂施會爆出職員性侵犯受助者和同事、在救援工作期間召妓等醜聞後,嚴重打擊組織形象和公眾信心,令民眾或停止捐款和參與義務工作,英國和香港樂施會就在事件公開後共失去超過7000名經常捐助者

增工作難度:政府及受助民眾或因醜聞而不再信任各個救援組織人員,政府可能更嚴格監控組織工作,民眾也可能擔心有危險而拒絕接受救援,令其他無不良企圖的救援人員承受不必要的質疑,並拖累救援工作的進度和效果

駁論:有人認為機構接受公眾捐款及政府撥款,所以有義務披露組織問題,但涉嫌違反紀律的員工可能只佔少數,公開事件或導致傳媒大肆報道,嚴重打擊組織形象,影響其他清白正直的工作人員和組織工作,更可能失去大量捐款,超出事件應有的懲罰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

[通通識 第504期]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英國樂施會職員逼「性換救濟」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