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之異世界:江湖見

[2025.09.26] 發表
作者(右)和日本作家四元康祐(左)倚粑R路軌的高牆閒談。(圖:阮文略)

【明報專訊】卸下教師身分,最近忙荌竣憭ぅM科學教育,錢掙得少卻不悠閒。10月將往法國擔任國際基因工程機器競賽(iGEM)評審,終可與指導大半年的東京學生見面,並與巴黎作家朋友再聚。一期一會,非常期待。

古老漢字撐起旅途記憶

暑假盡頭與文友在書店做分享,他們是文學科教師,只有我例外,教生物,還做了「逃兵」。彼此的頻率太易對上,兩小時談荓擘s閱讀的苦與樂,把擬定的題目拋諸腦後。在這婺犮R吧,一切得先從2023年的日本之旅說起……

新冠疫情完結,5個相熟文友決定來一場文學之旅,並自設嚴苛的條件:每日交出一首詩。醞釀情緒、腦力激盪不在話下,旅途雖不至於顛沛流離(庶幾近矣,由於團隊都是「P人」,我們與短居大阪的《流雲抄》作者李日康晚飯不知時間過,幾乎趕不上尾班新幹線而流落梅田街頭),但每日趕行程至筋疲力竭後,晚間還得寫詩,實在是樁苦差事。

一個星期下來,我們成功了——成功瘦身,畢竟這非常消耗大腦的卡路里。密集的寫作、分享和討論過程刺激我們快速成長,對於5個本職是教師因此日常只有輸出的作家來說,經驗難能可貴。旅程結束,這兩年各自努力——曾詠聰寫出散文集《浮間舟渡》、盧真瑜交出詩集《入不退地》,我也出版了第八本書《生態演替》,3本書中各有一輯作品是關於這段回憶的,有些是當時寫的詩,部分是後來的補記;嚴瀚欽和胡世雅的書亦快將出版,敬請期待。

作家不過是普通人,過荋雲q而忙亂的生活。我難得空閒,多數想睡,若要狠心告別枕頭被單,實在需要思想見聞的衝擊做助推力。全靠那個「每日一詩」的約定,以及旅途所感生出大量寫作素材,元素到位了,才會迸發出靈感。

日本俳人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作品、寫於1689年的《奧之細道》,正是經典的遊記和俳句集。開篇第一句「日月乃百代過客,往而復返的歲月亦為旅人」(月日ゾ百代ソ過客ズウサ、行わろツ年パ又旅人也),化用盛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的「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可見對世道人生的感悟不分時代和文化。我們這次算不算是現代版《奧之細道》?雖然長途跋涉的部分由新幹線代勞了。別人用照片撐起旅途的記憶,我們則用古老的漢字,記錄的何止是定格的畫面,交換的又何止是回憶碎片。

簡潔記述也深刻哲思

針對同一事件的多重視角書寫可謂源遠流長,《新約聖經》的四福音書不就是如此嗎?門徒記下同一段經歷,後世可以對照捧讀。有簡潔記述也有深刻哲思,讓當刻情景和時人的思想立體地活現在2000年來的世人眼前。作家用散文寫下旅行腳[、緣起和後來的反思,而詩是另一種處理文字的方式,所謂一詠三歎。有人會說,好端端可以寫成散文的,為什麼要賦詩?對不起啊,可以寫成詩的,我不寫散文了。

提到這次旅行,重頭戲是在東京大久保舉行的讀詩會。我們受日本作家四元康祐之邀以廣東話朗誦,他和作家岡本ㄚh讀出由他們翻譯成日本語的版本。場內擠滿東京文學圈的中堅,全憑多年的教學功力,人前的我發揮自如,掩藏起來的抹汗動作該沒人看見吧。地下室的空氣被幾十人搶用,我和四元康祐浮上地面呼吸新鮮空氣,在月光下倚粑R路軌的高牆閒談,聊的是不是文學呢?忘記了,只記得那光景蚢窵g意。

耕耘文學教育的人,江湖見!

我有個喜歡現代詩的學生,從沒上過我的課,相識於學校圖書館的插科打諢,那個考完文憑試的暑假,他竟隨興買了機票,當晚現身在東京。記得差不多走到讀詩會場地時,他從旁走來說聲嗨,稀鬆平常得有一刻我以為是在校門打招呼。啊對了,兩年過去,他正在台灣讀大學,詩寫得愈來愈好。

臨別教師崗位時,同事跟我說一句「江湖見」,頓感暖心。本來我就特別敬重願意在這土地上耕耘文學教育的人,單憑這句話,她在我心中橫添了幾分俠氣。在短視頻流行的時代,連電視節目都搖搖欲墜了,文學也式微了嗎?明明江山代有才人出,全靠這群文學教師點燈。教育界是江湖,文學圈也是,香港是江湖、東京和巴黎也是,保持書寫等於保持聯絡,江湖見!

■阮文略

中大生物化學(醫學院)哲學博士,細讀工作室學術顧問,曾任生物科教師。獲香港藝術發展獎文學新秀獎、磨鐵詩歌獎、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等。著書八本,2025年出版詩集《生態演替》

文、圖:阮文略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89期]

更多教育
不正經中文:挑擔子的鬼——自投鼎俎
【明報專訊】《黑神話.悟空》由中國遊戲公司「遊戲科學」開發,並於2024年8月20日全球同步上線。這是中國第一款國產3A遊戲(Triple-... 詳情
人形圖鑑:希望丁丁坐在我身邊
【明報專訊】當火車緩緩駛進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我知道自己來了一個有故事的城市。一個年輕人靜靜地走上車廂,然後在每個乘客面... 詳情
見聞識玩:適量飲食才健康
【明報專訊】網上有不少「大胃王」挑戰影片,究竟這類吃下大量食物的影片,算不算浪費食物?過量進食會有什麼後果? ■玩一玩 小明迷路... 詳情
玩一玩答案
【明報專訊】暑 → 薯 M → 糖 退 → 腿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 詳情
穿越古今山:造船領航看世界
【明報專訊】中國自古是造船大國,2025年6月,全球首艘風帆輔助推動的阿芙拉型油輪「布蘭茲哈奇」號,於中國建成。 ■自古便是造船大國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