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學好通識﹕現代中國焦點議題
通識手記﹕Stay different? Stay normal?
實戰錦囊﹕充分運用題目資料
試題拆解﹕政府應優先助長者抗病
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新聞定格﹕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機遇與挑戰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IES指引

資訊及通訊科技是較新的題目,但亦是同學相對熟悉、生活會觸及的課題。沙田培英中學通識科主任王國棟認為這是生活化的主題,同學在探討此課題時,可從兩個層面入手﹕

人際關係

可把焦點收窄,集中討論手機應用程式(App)或社交媒體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較易處理亦相對容易蒐集資料。惟不少同學在處理這樣的題目時,會忽略背景資料和數據的重要性,同學可先交代本港手機用戶數字、流動通訊普及率等。另外,由於「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較難量化,也甚少有理論基礎的框架去量度,所以同學的討論易流於表面及空泛。

王老師建議同學可從青少年的消費與理財切入,如探討新型電子產品的搶購與炒賣、網購(淘寶、Instagram shop)熱潮等;也可從人際關係切入,如於facebook、Instagram、微博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出現的網絡欺凌與「起底」、伴隨佔領運動出現的「unfriend」現象等。注意探究這些現象時,同學應盡量將焦點收窄。

同學傾向選擇以問卷蒐集資料,但王老師認為要找到適合的調查對象有一定難度,建議可考慮透過訪談取得第一手資料。用個人訪談可問得更深入、更對焦,也不會變成列出事實(facts)的報告。同學可歸納及分析訪談的個案,再緊扣及回應題目所探討的問題。不過個人訪談亦有其局限,如同學可分析的個案數目有限。

社會層面

雖然社會層面的討論對同學而言好像距離比較遠,但王老師認為同學亦可從自身或朋友的經驗出發,找出可討論的課題。同學可從經濟、社會層面探究,例如App開發這些新興行業的前景、「換機潮」引發的電子垃圾問題、網上罪行、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政府及非政府組織通過網上平台發放信息的情G等。

注意事項

探究時,除議題的具體內容外,緊扣所定題目的關鍵詞才能避免偏離焦點。如題目有「機遇」、「挑戰」等字詞,學生必須準確了解兩者的意思,「機遇」往往有發展、拓展、提升、進步等的涵意;「挑戰」是指困難、困境等意思。

建議題目

.通訊軟件在家庭溝通中扮演的角色

→建議同學選定某個特定應用程式及一個特定關係深入調查

→在下列方面展示多角度思考﹕如溝通題材的種類、各家庭成員扮演的角色、不同角色發出信息的長短、語氣、文字表達的特色等。同學若能同時訪問家長及子女,內容會更豐富

→同學也可評估通訊軟件能否改進家庭溝通的效能,但要留意哪些數據才可展示出有「改進」

.facebook專頁如何影響中學生對社會議題的認識

→選定一個社會議題令題目更聚焦,如政制發展、動物權益、環境保育等

→若想連繫全球化單元,可將本地社會議題換成國際議題

→同學先要了解受訪者留意相關專頁的情G,如閱讀特定專頁信息的密度、加入或讚好專頁的數量等

→可比較不同類型﹙如圖表、文字、漫畫、新聞截圖﹚及立場取態的信息如何影響中學生對社會議題的認知

 
 
今日相關新聞
新聞定格﹕網絡時代 機遇處處
新聞定格﹕網絡世界 暗藏挑戰
新聞定格﹕通訊科技對個人影響
新聞定格﹕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機遇與挑戰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