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利繪圖員稱被指派撰穩定性計算書 上司:早退任未參與
【明報專訊】2012年南丫海難39死,死因研訊昨踏入第六日。財利船廠繪圖員供稱,1995至2005年間先後3次受上司指派,為「南丫四號」計算船艙入水的穩定性數據。不過上司與警方錄取的法定聲明,道出另一版本。上司稱自己1996年已離職,無參與造船,由繪圖員負責評估穩性數據。另外,有海事處督察承認無執行救生衣新法例,沿用舊例執法(見另稿)。
繪圖員:海事處陪測試 有錯會發現
庭上昨日讀出逾27名證人的書面供辭,包括在本案角色關鍵、因病無法出庭的時任財利繪圖員張福初。綜合供辭,張福初稱1995至1996年他獲西班牙上司Jon Leizaola指派,做船隻傾斜測試及撰寫首份「破艙穩性計算書」。張首先草擬初步數據,由海事處督察陪同做傾斜測試及記錄數字,用來編寫正式計算書。
南丫四號分別於1998年加裝逾8噸鉛壓載物及於2005年升高壓載物,張福初再獲指派做測試及穩性評估,2005年的正式計算書由另一繪圖員郭慶賢編寫。張稱曾將計算書交予上司Jon Leizaola,「但阿John(Jon)有無審批,我就唔知」。張強調,在場參與測試的海事處人員會記下數字,若有錯誤,海事處會發現及審批。
警方以司法互助形式,向張福初口中的上司、時任財利船工程師Jon Leizaola錄取法定聲明。Leizaola稱他於1993年加入財利負責行政工作,1996年8月因家人逝世而離職。他說,張福初負責將南丫四號圖則交予海事處,不知道張準備過多少份穩性計算書,亦不清楚張是否具專業資格。
針對財利假設舵機房及油箱房之間設「水密門」,錯估船的穩定性,Leizaola稱不知道張福初假設船內有6個獨立水密艙。他亦不知道誰負責傾斜測試及審批計算書,不知道加裝壓載物與升高壓載物的事。
時任財利工程部主管馮繼明當年派駐內地船廠,跟進南丫四號造船工程。馮繼明稱,財利先安排訂購船殼鋁板,再運往內地梧州造船廠建船。馮透露,梧州造船廠曾書面通知,船尾最後水密艙會開一個「工藝孔」,讓工人進入船尾燒焊,完工後會封回該孔。
助製圖則星企:海難始知有誤
此外,新加坡公司Naval-Consult曾協助財利製作圖則。該公司董事John Lim Ching Yun在供辭承認,下屬誤將兩艙之間的通道標示為「水密門」(watertight door),海難後始知道圖則有誤。研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 1075-1113/12】
明報記者
(死因研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