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5
    星期日

私營醫療研支付平台 助比較收費 下一步納療效併發率等 利病人選擇

[2025.05.25] 發表
圖為一間私家醫院早前掛出宣傳白內障手術套餐的橫額。政府推行自願醫保計劃,原希望鼓勵私營醫療機構提供套餐式收費,明碼實價,白內障手術也受自願醫保計劃保障。醫衛局最近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計劃下具代表性的醫療服務平均費用於2022及2023年按年升幅最高達9.6%,遠高於同期通脹率1.7%。(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醫務衛生局下月將就「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的立法諮詢持份者,除初步建議規定私營醫療機構公布收費及向病人提供預算,亦涉及一套長遠優化建議措施。據了解,政府擬新設一個專屬醫療的數碼支付平台,配合電子健康紀錄如「醫健通」資料,透過特別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結合二者,統計本港醫療服務的使用及收費。有關系統再下一步更可統計私營醫療服務的臨H表現,包括療效及併發症比率等,當局探討設專題網頁一併公開,屆時公眾可一併比較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收費及表現,求診時知所選擇。

明報記者 陳展棋 鄭律銘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本月初就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立法展開討論,政府擬明年提交有關法例草案。政府提出3項初步建議,包括規定私營醫療機構需就約500項指明醫療及程序公布價目資料、強制私院向病人按指定格式提供書面收費預算,以及規定私家醫院呈報及公布過往費用及收費統計數據。

先立法3招增透明 醫界再定臨H「標準化」

醫衛局長盧寵茂在委員會會議指出,現時私營醫療收費缺乏透明度,如同沒有定價的「廚師發辦」,價格持續攀升導致醫保保費水漲船高,市民即使投保亦可能因高昂費用不敢使用私營醫療服務,變相加重公營醫療負擔。

3個初步立法建議目標是落實相關收費透明度規定,長遠優化措施的目標則是推動醫療服務範圍及收費項目標準化,以及公布臨H指引與質素及效益基準,以提升服務質素及效益。

行會成員兼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向本報稱,據他了解,政府今次希望將來各私院可將手術及醫療程序的收費數據格式統一,令病人更易比較同一疾病在各私院的醫療收費,政府會依據由醫專、衛生署、醫管局、基層醫療署、兩大醫學院、私家醫院聯會組成的「醫學實證與臨H卓越研究所」編製臨H指引,訂明同一病症需要哪些相應治療,只要有標準化的醫療服務及標準化收費數據,再配合電子健康紀錄及數碼支付平台,就可計算不同醫療程序的使用及相應收費水平及分佈。

結合醫健通大數據AI分析 醫保亦平台結算

知情人士稱,數碼支付平台可結合醫療服務收費及醫保結算功能,類似系統在內地國家醫保及海外已經採用,當局期望未來香港的醫療服務付費結算都以電腦系統進行。在資訊科技進步下,利用特別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數碼支付平台可配合醫健通,統計醫療服務使用及收費。知情人士強調,大數據不涉個人資料,再下一步是統計私營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臨H表現,即醫療程序的治療效果及併發症比率等,從而比較不同療法的成效,舉例「用50萬元做一個療程,但療效只比收費5萬元的多5%,值不值得?」

陳健波:立法建議「深思熟慮」 私院或抗拒

陳健波形容,現時私院及私家醫生費用「任佢收」,同一手術收費差距很遠,一些私家醫生更會按保險可賠償的限額釐定收費,亦有要求病人做非必要診治項目,以收取更多費用。他說,私院收費問題亦衍生65歲以上長者的醫保保費加幅大,愈來愈多人難以負擔,有必要盡快落實有關措施。

陳又認為,政府今次建議就3個初步建議立法及提出長遠優化措施屬「深思熟慮」之舉,但預料政府施加更多措施要求私院提高收費透明度,私院及醫生或有抗拒,他期望醫衛局在立法要求私院提供報價表、收費預算等,亦要盡快落實上述長遠優化措施,否則會削弱整體措施效果。

醫衛局:下月陸續見持份者 逐步落實優化措施

醫衛局回應稱,就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的立法建議,以及完善醫療體系的長遠優化措施,政府將於下月起陸續會見持份者,包括醫療衛生界、保險業界、病人組織和學術機構等,就構思深入諮詢,以期明年提交草案,並逐步落實優化措施。有關工作將包括在尊重私營醫療機構可繼續按市場訂定收費水平的同時,探討醫療收費項目標準化的可行性,以便利市民比較不同機構的收費水平。

(私營醫費透明度系列?一)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癌去瘤來停課自學 書來卷去夢想更確 頸疤勉克難 中四生膺「青苗進步獎」
【明報專訊】中四生丁梓蕎右頸有道長長疤痕,刻印茪中T那年與甲狀腺癌搏鬥的痕[。談及這道疤,她雙眸堅定,「每一次經歷困難時,這疤痕就提醒我有這... 詳情
不諳手語如「隔道牆」 轉校聽障生「破心牆」
【明報專訊】路德會啟聾學校中六生施超棱昨日在台上伸出雙手,豎起兩隻拇指並彎曲兩下,無聲「多謝」助理校長高蔚明與副校長謝汝聰的支持。雙耳深度至... 詳情
哈佛港講師憂海外學者受針對 稱多校凍結招聘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禁制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當地法院頒令暫禁新政策。在哈佛大學社會研究課程擔任講師的香港學者陳啟睿向本報表示,校方向教職員... 詳情
研究:港樹林吸本地1/3碳排 植林區碳存量優於風水林 大埔滘稱冠
【明報專訊】氣候變化導致天氣持續酷熱,大眾近日感受彌深,為應對此挑戰,政府積極制訂減排措施實現205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樹木是自然界好幫手,... 詳情
【明報專訊】森林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植林亦成為應對氣候變化方法之一,但人類砍伐森林活動會令碳儲量減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曾估算,...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