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11
    星期四

人物概念﹕80後矢志保衛香港名字

[2018.01.11] 發表
Alan(圖)研究過多張地圖、踏遍了多個社區,梳理出港鐵站名地方的原名,如他建議「海洋公園站」應是「南塱站」(左上圖),「海怡半島站」應改為「鴨c洲站」(右上圖),「利東站」應是「玉桂山站」(左下圖),而「黃竹坑站」的英文譯名應用回當年英國人為黃竹坑起的Staunton Creek(右下圖),以保留該地完整歷史。
2016年11月,Alan眼見已就「何文田站」的命名問題討論多時,他雖堅持該站位置是老龍坑,但亦想尊重民意,故發起網上提名,選出3個最貼切的候選站名,再直接落區舉辦投票。

【明報專訊】名字是一個標記,地名承載了一個地方的地貌、社區特色、歷史,但在城市發展下,香港多個具歷史意義的地名正逐漸消失。自小對香港地名感興趣的張嘉麟(Alan)成立網上專頁「保衛香港名字」,盼望保留的不止地名,還有屬於香港和香港人的過去。

查地圖檔案 考究地名

80後Alan成長及生活於還未正式有鐵路的九龍城和土瓜灣一帶。他不像很多人會用「旺角」、「大埔」等港鐵站名來定位,更習慣精準,如他這樣指出以往的住處:「太子道近聖德肋撒堂的九龍塘南部。」但他的精準卻引起他人混淆,「小學時,老師問我們住哪區,很多同學都以大區名或屋苑名回答,但我偏偏花了5分鐘唇舌,又用道路、又用地標解釋,老師都無法辨認我當時居住的地方」。這個結不止留在Alan心中,也引發他研究香港地名的興趣。

「好多地方的叫法都模稜兩可,又有些地方根本沒有人能叫出名字」,為了考究地名,Alan會到圖書館翻查舊地圖,又研究有關的書籍、舊報紙、互聯網資料,以至政府檔案資料庫內的政府文件,尋找仍有人使用的原生聚落名字,「香港以前不少地方沒人住,後來一些內地移民成為在那些地方居住的第一群人,他們再去命名,就是所謂原生聚落名字」。找到名字後,他會透過對照新舊勾勒出該地方的範圍,再考慮區域移山填海等發展因素,小心調整邊界。

Alan並非紙上談兵,他還會親身走入社區考察,望做到「古今兼顧」,「通常同區地方的發展時間會比較相近,可能建築物樣式會相似或區內很多同類店舖」。這些客觀特徵以外,他從經驗發現不同區之間的微妙感覺差別,「行的時候是會感覺到,很難解釋,例如這一區會較靜、那一區會較旺」。

嘆港人依賴鐵路站名

2013年,港鐵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九龍城段的工程展開,踩入Alan的「地盤」,他對沙中線站的命名問題甚關注,在facebook創辦專頁「保衛香港名字」。隨茯膍s沙中線站名,Alan驚覺問題比他想像中更大,「沙中線初步走線公布時,我發現站名與我的認知有異,例如最初的馬頭圍站實際上更接近土瓜灣,於是希望向港鐵反映意見,但發現需要更多的參考資料,所以嘗試發掘更多關於香港地名的淵源,結果愈查愈發現有問題,原來香港九成車站或多或少都有偏差」。

「香港本土地理教育不足,從小到大都沒有人教我們這些東西(地名),當有一個明顯的system(系統)可以跟,人們就會依賴,所以鐵路站名就變成手到拿來的地理指標。」

Alan認為,站名對地名的認知影響非常深遠。他慨嘆,香港很少人撰寫有關地名歷史的資料,若站名本身不夠精準,真正的地名就會很容易被人遺忘,甚至最終被車站名取代。

堅持「馬頭涌站」 被指矯枉過正

沙中線站名一度掀起爭議,港鐵早前汲取意見,宣布把原「馬頭圍站」易名為「土瓜灣站」,原「土瓜灣站」改為「宋皇臺站」,獲不少讚揚。但在Alan眼中,宋皇臺只是紀念石碑,非社區名字,他堅持「宋皇臺站」應為「馬頭涌站」,卻被質疑矯枉過正。他無奈地表示,自己守護的不僅是一個站名,而是一份身分認同。

「地名歷史常被政權用作在土地宣示主權、並塑造人民身分的工具,以前不少共產國家像前蘇聯就會把地名改成與領導人相關的名字。所以我們必須清楚了解自己土地和地名的歷史,才能建立自己的身分。」

例如政府重建俗稱「囍帖街」的利東街,原定改名「囍歡里」,卻因居民甚至社會反對而撤回,Alan認為這正因人們知道名字有歷史可尋,是身分一部分,「所以他們會care(在乎),是一種身分認同的展現」。

Alan認為辨識居住地是建構身分的一部分,而紮實的身分認同應由有根據的歷史、文化而來,否則會令身分變得虛浮。「你知唔知黃大仙是叫竹園?黃大仙是來自附近供奉黃大仙師的祠。」他解釋,竹園是九龍現存少數原住村落,因大片竹林圍村得名,曾是國共內戰後湧港內地難民的聚居地,卻因「黃大仙站」漸遭喧賓奪主。

Alan不諱言,不少人對地名的態度是「不在乎」,令許多歷史被拋諸腦後,「由殖民時期到現在都是,教育從沒好好看待香港人的身分和歷史。幾十年後,我想很多人對這片土地的認識就只是由殖民時代,甚至是1970年代經濟起飛開始,之前會是一片空白」。

設網上專頁推動討論

對於地名「亂龍」,Alan認為與地產商創造出「怪獸區名」侵吞小社區有關,他先說「九龍塘」的故事,「最初的九龍塘村位置接近現今太子站,後來英國人把這條村剷平,發展成玩貴族運動馬球的場地」,九龍塘自此被貼上「上流」標籤,人們開始在附近興建豪宅冠名,卻慢慢偏離原來的位置。他笑言:「即是『黐金糠』,令地名變成品牌、概念,而不是真的指地方。」Alan指出,類似的「怪獸」還有何文田、西九龍等,甚至港鐵站名都漸漸受這種品牌效應影響,出現一批以樓盤命名的車站,包括「海怡半島」、「第一城」、「杏花h」等。

隨茷陞奏o展,地名甚至地段出現演變難道不是都屬於歷史的一種?Alan即答道:「演變是完全正常的,但要是合理的,像九龍塘這樣一路擴張至幾公里以外,已不是因為歷史發展、文化演變,而是發展商製造出來的。」

因此,他四處搜括地名資料並上載到專頁,期望與網民分享、討論,增加關注度,還自行整理維基百科等可改動的網上資料,希望還小社區一個名字,「我想把地方『打細番』,將小社區區分出來」。

孤掌難鳴 以事實回應爭拗

本身是自由演員的Alan坦言難以兼顧事業和保衛名字的工作,但強調不會停止關注。自言是行動派的他,曾去信港鐵要求正視「何文田站」站名問題,並附上舊地圖支持,又自發透過網上及擺街站邀請市民參與站名投票,期望民意能撼動港鐵的決定,結果何文田站始終是何文田站,Alan形容自己孤掌難鳴,稱被漠視的情?屢遇不鮮,「他們可能覺得不是大是大非,話無關痛癢、矯枉過正,甚至有很多人直接話我傻」。

但他仍然堅持,「我相信這件事是對的,亦覺得香港人需要認清地名歷史,想為香港做一些事」。遇到有人質疑,他說會「有點火」,但認為這始終是言論自由。

「討論地名是會好多爭拗,每個人心中把尺都不同,但我會以事實資料如舊地圖、歷史書籍來回應。」

■放眼世界

聯合國鼓勵設權威機構 決定標準地名

聯合國於1959年成立地名專家組,提倡使用能體現國家語言和傳統的本地地名,並鼓勵各國成立命名權威機構或確認名字的行政程序,以決定國家內部的標準地名。曾於澳洲留學的Alan亦指當地政府很努力保存地名歷史,「澳洲以前都是英國殖民地,很多地名都被改成英文,但政府很鼓勵人們用回土著的地名,還會在該些地方建紀念碑,寫上地方歷史,讓人們可重新attach(連接)那個地方的故事開端」,反觀香港政府「卻對地名不聞不問,甚至沒相關部門規範地名的使用」。

■相關概念

身分認同(sense of identity)

本土文化(local culture)

居住地(habitat)

文:鄭秀賢

圖:受訪者提供

[通通識 第493期]

更多教育
試題拆解﹕全球化助遏止避稅
【明報專訊】卷二 延伸回應題 「全球化」以什麼方式阻撓個人及企業的避稅行為?解釋你的答案。 (10分) ◆資料A 一年多... 詳情
羅宋湯 身世揭秘
【明報專訊】東歐菜Dacha餐廳店主兼主廚之一的Olena(圖)來自烏克蘭,她發現香港沒有傳統東歐菜餐廳,懷念家鄉味道的她,便與妹妹一起經營... 詳情
一map美食:羅宋湯 源自 烏克蘭
【明報專訊】相信大家對羅宋湯並不陌生,但你確定自己認識傳統的羅宋湯嗎?來玩一玩,又看一看我的介紹,看自己對傳統羅宋湯有多了解! 羅宋湯... 詳情
新聞焦點:岩石也能變能源?
【明報專訊】日常生活中推動汽車、煮食等,我們都需要運用各種能源,有的能源可循環使用,有的卻有用完的一天。萬一能源都用光了,我們的生活可能因此... 詳情
【明報專訊】考考你: 1-B, D, F;2-A, C, E 太陽、風、水提供不絕的能源,除非一天太陽不見了,否則它可以一直提供...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