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2
    星期五

潮看文史:預(jyu6)測(cak1)

[2025.09.12] 發表
天文台於7月29日至8月5日的8日內,4次發出黑雨警告,成為一年內最多「黑雨」及最快「翻發」紀錄。

【明報專訊】這邊廂黃紅黑雨精密得一小時三變,那邊廂提早停課則依據「愈早則誤差愈大」的預測(司長語),標準確非我等凡人可理解。不過測風雨在大眾心中似成易事,埋怨信號遲發常見(或者多謝天文台給予愉快的一天),忘記了風雨在傳統智慧中正是無常——否則古人為何懼怕失德會「天打雷劈」?

莫測

若說常見的天氣套語,司長帖文中的「變幻莫測」大抵榜上有名。「莫測」二字唐代之前主要用於山川之深,偶或用於神人,「莫」彷彿是人類無法踰越的界線。在季風氣候下,東亞自古濕潤利耕同時災荒常見,人們普遍敬畏自然,季節氣象雖有經驗可憑,短期天氣則靠稟神——商代卜辭已頗多涉及天氣,祈雨的雩禮更是歷代必備祭儀。而敬畏的極致,是失德致災的觀念:商湯遇大旱時便向天禱問「是政令不節制嗎?令民受苦嗎?賄賂太盛嗎?讒者太多嗎?」(《荀子.大略》)直至三千年後的清聖祖仍會因地震下詔「罪己」。亦因此中國正史多有〈天文志〉,災異記述遠比外國完整。

難測

失德致災的想法,自是呼應上古君權神授觀念——當然君權神授的另一面是,庸才也好故弄也罷,君主多重視權力多於道德,自我神化逃避制約,而有俗語「天威難測」,亦養成官僚慣性揣摩上意。與「莫測」看似相同,有趣的是「難測」於唐代之前多用於兵法與人心,如《左傳.莊公十年》「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呂氏春秋.恃君》「人之心隱匿難見,淵深難測」,比起敬畏更偏向惶惑。不過亦有反用之例,《世說新語.雅量》有則趣事:小吏顧和遇到大官周顗,忙於捉蝨沒理會,周顗指蚥U和的心問:「這埵酗偵礡H」顧和答:「這堿O最難測之處。」獲周顗讚譽大才。

不測

要說最常聽到的天氣套語,應是《西遊記》第十回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過在下一回,「不測」則用於「假若驚動州縣,恐生不測」,貼近現在的災禍之義——同是「無法預料」,語感全然不同。尋諸先秦典籍,「不測」亦如莫測、難測用於自然超脫、兵法人心,至《戰國策》則有個奇妙用法:「不測之罪」,即極大的罪。這種禍福用法於漢代成形,既有《說苑.復恩》「不測之功」,更多是掛u危機如《鹽鐵論.瓴ョn「罹不測之禍」、《漢書.蓋寬饒傳》「臨不測之險」,後世漸以「不測」直接借代危難。或許反映時代下的思想轉變:比起自然的無常,人類的無常更要命。

■葉雨舟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法新社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85期]

更多教育
見聞識玩:製冰解暑熱
【明報專訊】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趨頻,在炎陽炙人的酷熱天,總想吃雪糕、喝冷飲消暑。清乾隆年間,華北一帶曾遇極端高溫,不少市民因而喪命,使得... 詳情
【明報專訊】丑鰲 ╮鰷D 「凝結」最快融進杯中。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 詳情
穿越古今山:「廁所」發展史
【明報專訊】如廁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天大的小事」,古有負責守廁所者,今有「廁所革命」,內地於2015年提倡的公共廁所改造升級計劃,迄今10... 詳情
站站停:遊潮州食潮州粿
【明報專訊】提起潮州菜都會想到「潮州打冷」,你又可曾吃過傳統糕點「潮州粿」?粿是潮州人過節必備食品,當地也有按節氣吃不同粿的習慣。 名... 詳情
大人物小故事:不愛洗澡的王安石
【明報專訊】誰是王安石? 漫畫中骯髒得鬍子有蝨的古人名叫王安石,不愛洗澡的他是宋代著名文學家兼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