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英近40萬人聯署禁特朗普入境
蘇格蘭大學褫奪特朗普學位
澳證墮海馬航 曾「殭屍飛行」
「星戰」上映
IBM前華人僱員涉盜商業機密被捕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新一代悲觀:沒和平不配獲諾獎

諾貝爾和平獎令突尼斯再次成為國際目光所在,可是本報記者在當地發覺,在革命中成長的突尼斯新一代中,有不少人看淡前景,甚至質疑國家根本不配得獎,反映出經濟低迷和恐襲威脅為他們帶來的信心危機。有較年長的受訪者則沒那麼悲觀,認為對比昔日獨裁年代,國家已大有改進,只是幾十年來的專制統治難以在幾年間完全修復逆轉。

「民眾得到自由 失去經濟」

記者抵達首都突尼斯市首天,就遇上28歲經濟學碩士生穆斯塔法(Mustafa),他笑說,這樣坐下來談天,以往是要坐牢的,現在方可跟外國人暢談政治。他形容革命後「民眾得到自由,卻失去經濟,經濟甚至差過革命前」。

他解釋,突尼斯沒有石油和天然氣,只依靠旅遊業和農業,可是外國遊客擔心恐襲害怕前來,連僅有的外國工廠也憂政局不穩幾乎全撤走。他寄望諾獎可改善情G,又說所有突尼斯人都對獲得諾獎感到開心。

不過,記者數日後走訪突尼斯市曼納爾大學(UTM),跟一些學生閒談,卻聽到截然不同的聲音。「和平獎不值得拿,因為國家還未預備好」。20歲的哈利勒(Khalil)主修電腦科學,他與記者邊行邊聊時,對諾獎話題冷淡以對。他更關心國家低迷的經濟,質疑突尼斯人普遍懶散,「突尼斯人應該像日本人般勤力工作,他們根本不想工作,只想收穫,但經濟不會坐荋N自動變好」。

19歲的努爾(Nour)也認為突尼斯不值得拿諾獎,「因為突尼斯沒有和平」,又批評政府貪腐,不少民眾無心為國出力。

「已對抵抗恐怖分子絕望」

同樣就讀管理學系的20歲男生穆罕默德(Mohamed)則稱,諾貝爾獎對國家沒影響,質疑突尼斯人5年來只顧政治鬥爭,沒有做改善經濟的實事,又認為恐怖主義也是國家不穩的一大因素,「突尼斯人已對抵抗恐怖分子絕望」。

新一代有這種心態不是無[可尋。當年革命的導火線,正是26歲大學畢業生博阿齊齊(Mohamed Bouazizi)找不到工作,在街上擺賣,被官員沒收貨物和羞辱而自焚引起。類似經濟和失業問題5年來依舊未解決,青年失業率持續超過40%。有統計指出,「伊斯蘭國」(ISIS)的最大兵力來源就是突尼斯,無論是專家分析,還是記者在當地聽到民眾的分析,都指惡劣經濟環境正是癥結所在。

UTM行政法學者沙拉利(Khira Chaalali)承認,突尼斯新一代對前景頗悲觀。她說:「突尼斯學生往往另有副業,因為他們相信畢業後不會找到工作。」她相信,諾貝爾獎不會改變國家悲觀前景,但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可以改變國家。

38歲記者麥齊烏迪(Houda Mzioudet)則相對樂觀,她自言年紀較長,經歷過前兩任獨裁者布爾吉巴(晚期)和本阿里的統治,知道日子不會永遠如此,只不過突尼斯仍需數十年時間建立民主和重建經濟。

「數十年專制難幾年逆轉」

她說:「我可以理解年輕一代的失望,他們在滿懷希望中成長,但數十年來的專制統治難以在幾年間完全修復逆轉。」明報記者

 
 
今日相關新聞
專訪突尼斯監察組織領袖 「後革命」公民社會荊棘滿途
逆境相扶持 功成乏合作
新一代悲觀:沒和平不配獲諾獎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