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高添強翻開相片盒,盡是一張張黑白的戰前民居照片。他笑言在1990年代,走訪每一個香港街頭都像與時間競賽,因建築物不久就會拆卸。(李澤彤攝)
放大
 

其他新聞
兩劫銀行事敗 雙程證賊落網
研究生七成內地 議員促設限
保安涉殺女友斬情敵
女死者口塞毛巾 伴屍案改列誤殺
印傭Erwiana 下周來港助查驗傷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學者嘆拆建築奪港靈魂

【明報專訊】「歷史建築是一個地區的靈魂,你將一幢幢建築拆晒,你就是拿走了她的靈魂,變成無性格、無面目的地區。」在本港經濟起飛、商廈開始林立的1980、90年代,古諮會成員兼香港歷史研究者高添強,已意識到這個社會將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透過一部相機、一對腳,他走訪了本港不同街角,拍下逾千照片,只為保留「現再找不到」的社區面貌。高添強說,本港保育政策「遲了」,而政府若要建立港人歸屬感,必須先尊重本港歷史。

舊區拍攝舊建築 藏相逾千

談到英國殖民地時代的特色建築、社區佈局,如何與本港的歷史相連結,高添強便會說個不停。翻開相片盒,盡是一張張黑白照片,但建築物大多不再存在。本港現時只剩下約800幢二次大戰前民居,高添強在90年代,由太子、旺角,走到灣仔、西環,只為將愈拆愈少的建築保留在照片上,拍的照片絕對過千,「作為小市民見到社會變得咁快,唯一有能力的,就是影相」。

他笑言,每一幢建築都足夠說香港故事。高添強舉例,當年英國人不願與葡國人及歐亞混血兒一起住,故在19世紀初九龍開發後,葡人便到九龍聚居,尖沙嘴、九龍塘一帶都有葡國人足[,亦因葡國人信奉天主教,聖德肋撒堂和玫瑰堂等天主教堂都坐落該區。他90年代拍攝的葡式建築,都充滿社區特色,可惜大部分已拆卸,市民對這些建築所知亦很少。

高添強:理解歷史才有歸屬感

港人常說集體回憶,高添強認為,「政府想塑造港人的歸屬感,不應單靠播國歌,這很『低莊』,要理解該區歷史,才會建立到歸屬感,如果有舊建築可留下來,就可了解該區的發展進程」。他稱,現時較多的討論都集中在70後80後以致90後的集體回憶,「但上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已沒人談及,或許這就是我們今天保育的問題」。高添強又說,將來會深入研究相片,出書探討戰前民居,「不少人說戰前『唐樓』,其實很misleading(誤導),因為有好多是洋樓,更合適應該叫民居」。

 
 
今日相關新聞
86年滄桑 何東花園夷平
學者嘆拆建築奪港靈魂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