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福島縣農業綜合中心的檢測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將當地產的蘋果切成小塊,準備檢驗。(明報記者攝)
放大
 
2017年解除撤離禁令的浪江町,如今依舊人煙稀少。(明報記者攝)
放大
 

其他新聞
捲走10億元坐擁23套房 女總裁穿睡衣落網押回國
雲南省委前書記秦光榮涉受賄 被起訴
華人赴巴國娶妻墮騙局 遭勒索送命
珠海6批次海鮮檢出「氯黴素」 長期食用可致白血病
新型毒品「小樹枝」現江蘇 吸食隱蔽危害大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日大臣:盼華放寬福島食品進口
檢測稱安全 中國民間仍「談核色變」

中日關係逐漸向好之際,日本官方期待中國能夠在明年春天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時,放寬對福島食品的進口限制。復興大臣田中和德在本月15日的會見中對本報表示,「我們很希望習主席屆時能夠和日本談論這個問題」。中國則自去年開放新潟米進口後未有新動作。

明報記者 劉曉宇

田中和德(小圖)說,中國內地和香港是福島農產品很大的出口市場,但他並未透露兩國目前就此事溝通的進展。日本政府在災後成立復興廳,處理重建的各項事務,原定運作至2020年末,近日計劃延長10年。

離核電廠較遠 去年復進口新潟米

2011年福島遭遇地震海嘯引發核泄漏後,中國政府停止進口日本東北地區和新潟等10個都縣的食品,惟在去年恢復了新潟大米的進口。新潟縣位於日本本州西北部,屬10都縣中距離核電廠較遠的地區,日媒認為這是中國放開新潟米進口的原因。田中和德稱,「最希望讓中國人嘗到日本東北進口大米的味道」。

日媒:中對日毋須「獻大禮」

有日本媒體人則認為,中國並不會滿足日本這樣的期待。曾駐北京的《每日新聞》記者米村耕一認為,中日關係實質上已經向好,他反問:「為何中國還需要對日本『獻此大禮』?」

中日高層交往自日本進行所謂釣魚島國有化後停滯,去年開始重新加強互動。去年10月,共同社曾報道中國透露有意放寬食品進口限制,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準備訪華。一個月後,中國海關總署宣布解禁新潟大米,除此之外的食品進口限制仍然持續。

儘管日本一直強調福島食品檢測數據安全,中國學界對此多持保守態度,認為應由中方調查組檢驗達標。亦有專家認為,中國是否會放寬限制還需要基於公眾訴求和輿情的考量。而中國民間仍然「談核色變」,每逢福島食品安全的報道,總是不乏有人抨擊「自己都不吃,還想向我們推銷」。翻查中國商務部貿易報告,日本對華主要出口機電、化工產品和運輸設備。事實上,農產品和食品出口貿易對日本經濟影響有限,僅佔GDP的不足2%。日本政府積極「推銷」福島食品,更重要的是挽救福島乃至日本災後形象,以達至真正的復原,甚至是政府期望的「復興」。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曾在事故後表示,核危機長期化給日本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包括經濟層面「污名效應」給出口及吸引投資帶來的打擊,以及對國際形象、公信度的打擊。「這些對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而言,恐怕更是甩不掉的沉重包袱。」

學者:核危機污名如包袱

核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曾對媒體表示,目前世界各地對於福島食品的解禁或放寬,更多是被政治化,而非技術問題。他認為從技術角度看,只要符合中國食品的檢測標準,問題不大。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相比需要斟酌投入的抽檢等人力物力成本,「一刀切」禁令也許更簡單易行。

 
 
今日相關新聞
日大臣:盼華放寬福島食品進口
陰霾未散:核災後的「復興時代」
傳火炬作賽場 盼藉奧運振興福島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