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修煉MIL:娛樂新聞的價值
和服設計師 漸虷讞
世界這樣大:巧克力草莓染和服
新聞有常識:「人造葉」製能源
新聞有常識: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港」歷史:內地政治與香港難民潮

【明報專訊】以往百多年間,香港不時成為內地人民逃離戰爭、災禍的避難所,背後除了地理因素,也與港府的開放政策有關。當年港英政府採取政治中立姿態,同時容納左、中、右派別人物,令香港成為形象開放包容的社會,吸引不少逃難者帶同資金、技術前來,為經濟發展打下基礎。

滯港國軍聚居調景嶺

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但仍有大批國軍滯留香港,港府最初將他們安置在摩星嶺。1950年6月18日發生「秧歌舞事件」,一批左派人物於端午節前往摩星嶺跳起共產黨節慶用的「秧歌舞」,令居於當地的國民黨人不滿,兩派打鬥,釀成流血衝突。及後,港府將大批國軍及其家屬遷往相對隔絕的調景嶺,讓他們過茈b自治式的生活。調景嶺居民在慈善、宗教團體及台灣的救濟總會等的協助下,逐漸建立起獨特的右派小社區,每逢雙十節(即中華民國國慶)更四處掛滿代表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995年,政府正式宣布清拆調景嶺,將之發展成將軍澳的一部分,上一代調景嶺的歷史亦告一段落。

國共內戰內地資金湧港

二戰後至1950年代初,中港邊境尚未封鎖,不少資本家和國民在國共內戰期間遷居香港避難。中共上台後陸續推行各項政治運動,令大批被清算批鬥的資本家、地主、富農、知識分子、異見人士紛紛逃離。1957年下半年,發生一波歷時數月的「逃港潮」。當時,西方及東南亞國家對難民採取保守政策,東南亞地區局勢亦不穩,令大量內地難民、人才和資金轉而湧入香港。

中大歷史系教授何佩然說:「政府採取了明智做法,因(當時)市場上有很多游資(又稱熱錢)和大量流離失所的人,若全部歸我所用,我們在經濟方面的長處便得以發揮。香港作為亞太地區中心,再成為新的加工工業中心,後來發展為金融中心,全部都有賴人、物和各方面的資源。」

中共「大躍進」致「五月大逃亡」

1958年,中共政府開始推行「大躍進」,後來演變成大饑荒,大量內地人民再次逃難來港。1962年4月起,不同省市人民湧往中港邊境,形成「五月大逃亡」。因難民人數眾多,政府開始實施「即捕即解」政策。同年5月中,大批難民集結於上水華山,等待親友前往救助,或想藉機逃到市區。當時,有香港團體發起救助難民行動,不少市民特意前往華山尋親和送上物資。更甚者,有市民跟隨押解難民前往邊境的車輛,將餅乾、麵包、糧袋拋給車上難民,又有市民橫楣邪禲A以身擋車,不少越境者便趁機跳車逃跑。

那年代,來港難民大多投靠親友,即使無親無故,亦可向同鄉會求助。歷史學者丁新豹表示:「1950、60年代,新移民以百萬計湧入(香港),也造就同鄉會發展得較為鼎盛。」當時同鄉會除了接濟同鄉,更組織回鄉探親團、幫忙尋親、開設學校,亦為鄉里代辦社會福利和協助解決居住問題。部分規模較大的同鄉會,甚至設有專供同鄉使用的墳場。

以往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為香港經濟發展打下基礎。在1950、60年代及以後出生的本地居民,接受以廣東話教學為主的免費教育,擁有共同語言,社會福利和制度也漸趨完善,大部分市民對香港產生歸屬感,合力令這座小城進一步發展。

文:呂惠如

■香港電台《香港歷史系列IV》

電台版:即日至2019年12月2日,逢周一晚上9時在香港電台第五台播出

電視版:即日至2019年11月30日,逢周六晚上9時30分在港台電視31播出;即日至2019年12月3日,逢周二傍晚6時在無邦q視翡翠台播出

[通通識 第611期]

 
 
今日相關新聞
「港」歷史:內地政治與香港難民潮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