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05
    星期三

字煮文化:蜜望流山

[2022.01.05] 發表
芒果飽滿的黃色果肉汁多香甜,一般每年5月至9月最當造。金黃外表加上討好香氣,令芒果成為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

【明報專訊】大家飯後會到哪埵Y甜品?一時間未必都能確切回答,因為甜品款式多,蛋糕、雪糕、鬆餅、多士、糖水、芋圓、涼粉……想好了再揀選食店也不遲,甚至安坐家中,按按手機,甜品送上門,更可省卻來回時間。

學生流連勝地 後來質素倒退

筆者讀中學的時候是1990年代,甜品店沒現在的多,甜品款式也少,嘗嘗芒果製甜品,已算新潮。「許留山」是當時規模數一數二的甜品連鎖店,旺區總有分店,是年輕人必定聽過的地方。我下課後經過「許留山」,有時會進店吃咖哩魚蛋和魷魚,跟同學閒聊幾句,打鬧一番,各自帶蚨”洸M歡樂回家。記憶中的「許留山」留有我們美好的時光。

對學生來說,蘿蔔糕、芒果小丸子的花費,並非小數目。四人夾錢,點三個套餐,是常有的事。侍應姐姐大多體諒年輕顧客,無分貴賤,招呼如一,從不「趕客」。所以學生喜歡去,像現在的咖啡店一樣,可以坐到盡興而歸。加上「許留山」的出品,曾幾何時做得不錯,凍食、熱食有一定水準,能維持我們再度光顧的意欲。只是後來「許留山」經營方針有變,食物質素大不如前,加上各式甜點興起,甜品店增多,競爭也變大。食客有了比較,依循飲食經驗選擇,更易突顯甜品的高低之別。

芒果古稱蜜望 取其甜味

「許留山」的芒果甜品最著名,「芒果」一詞見於古籍,清代《廣州府志》談到一款食物名叫「蜜望」,解釋如下:「樹高數丈,花開極繁,蜜蜂望之而喜,故名。」「芒果」是現今通用的說法,古時另有不少別稱,如上文提到的「蜜望」,較「芒果」出現得多。《廣州府志》對蜜望的解釋,純粹建基於字義,「蜜」蜂靠近,「望」花採蜜,種植情G如此,眼見為憑,有這樣的推論也不足為奇。相類的記載可見清代《香山縣志》,當中「芒果」一條提到:「密望也,黃熟時甘香勝蜜。」芒果成熟,甜香誘人,古今同樣,甜味更甚於蜜糖,嘗過芒果的人大概都能明白。

古代「蜜」或會通假寫成「密」。「蜜望」的「蜜」,用來說明芒果的甜味,而「望」字是受到外語語音的影響,清代《隙光亭雜識》談到:「蜜望,一名望果。」文中「望」字所指的,是食物的名稱,與望見的意思無關。「望」跟「芒」的語音接近,明顯是音譯過來,只是取用的漢字不同。對照芒果的印度語「Mangga」和英語「Mango」,就能大概了解語音上對應的地方。清代《青芝山館詩集》指「芒果」「其實黃,味酸甜,能止船暈」,芒果隨人流動到不同地方,甚至飄洋過海,曾經幫助過多少暈船的人客。如果物我相通,人暈船可以吃芒果,那麼芒果暈船可以怎樣辦呢?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548期]

更多教育
微故事:亞軍
【明報專訊】陳姿玲坐在台下,等待宣布比賽的結果。她深知這意味茪偵礡A手心又冒出了汗,黏在堶情A偶爾往身上的表演服搓搓,比在台上表演時還要緊張... 詳情
Talk of the town:Wild boars in Hong Kong - kill or spare?
【明報專訊】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a kill policy to regularly capture and ... 詳情
Talk of the town:Culling operation sparked anger
【明報專訊】Immediate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y, the Agri... 詳情
【明報專訊】■ Gear up 1. True 2. False [Smarties' Power English 第33... 詳情
Comic:Nicolaus Copernicus and how we see the world
【明報專訊】Eason is hawking something in the park. “ Eason: This drink i...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