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星期五

小息講場:童謠美食看東莞文化

[2022.05.27] 發表
劉月蘭(左)、傅轉好(右)對東莞童謠充滿回憶。(香港電台提供)
塘廈碌鵝為東莞的著名美食。(香港電台提供)
甜品店常見的糖不甩,原來是東莞的傳統甜食。(資料圖片)
東莞人用荷葉或蕉葉包茼~糕放進籃,稱之為「魚龍」,寓意魚躍龍門。(香港電台提供)
在港台節目《鵅I咩牉隉H》中,來自東莞的中大學生袁中原(左一)教3個孩子鄧德邦(左二)、刑孝泓(中)、余懿(右二)說東莞話,該節目主持蔡梓銘(右一)也來旁聽。(香港電台提供)
《鵅H咩牉隉H》,播放頻道:港台電視31

【明報專訊】香港是美食之都,其實東莞也有不少地道美食,如碌鵝、有甜有鹹的年糕、糖不甩等;東莞的媽媽也跟其他母親一樣,會給自己的孩子唱地道童謠。

魚龍碌鵝鹹丸美味紛陳

東莞有不少美食,其中塘廈碌鵝屬著名菜式之一。「碌」在東莞話中意指「煮」,烹調碌鵝時,廚師會將鵝放到大鑊中蒸煮一番。此外,東莞特色美食還有一粒粒、形狀短小但美味不減的東莞臘腸(又名矮仔腸),以及加入不同食材如排骨、蝦米、冬菇等煮成的鹹丸(鹹湯丸)等。

至於農曆新年必備的魚龍(又稱貽籠,亦即年糕),有甜有鹹,用荷葉或蕉葉包裹荂A放進籃子堙A為取「步步高升、魚躍龍門」之意。東莞鄉村亦仍有「賣懶」習俗,家家戶戶在除夕年三十晚為孩子準備紅雞蛋,讓他們吃下,代表將懶惰都賣出去了,來年便可以繼續勤奮讀書。

你若喜愛甜食,東莞傳統甜品保證令你吃開懷!傳統甜食包括用麥芽糖和柚子皮煮成的麥芽柚子皮,以芝麻、花生、糖、糯米粉混合而成的麻葛,以及糖不甩。關於糖不甩,米雪分享了一段有趣回憶:「小時候聽長輩說,當男女相親,男方到女孩子家,若女孩子對男方有意思,會叫媽媽去煮糖不甩,做出來後,男方便明白。因糖黏蚅戙說A無法分開,所以叫做糖不甩。」

趣味童謠帶出滿滿回憶

從前媽媽會唱童謠來哄孩子入睡,傅轉好、劉月蘭兩名東莞女士對童謠充滿回憶。劉月蘭小時候曾聽她的媽媽唱東莞童謠,惟記憶隨茼赤囍蚇あ滮F,「我妹妹移民澳洲,生活較為簡單,她記起媽媽從前教的兒歌,還唱給兒女聽。其中有些字句是可以互動的,我聽了很感動。」二人分別在節目《鵅H咩牉隉H》獻唱了兩首童謠,包括為人熟知的《排排坐》:「排排坐,食粉果,豬拉柴,狗燒火,貓兒擔凳畀姑婆,坐爛個屁股唔好賴我!」以及《老鼠仔》:「老鼠仔,凹呱呱(很肥美),咬爛阿婆隻大冬瓜,阿婆捉到唔捨得打,阿公捉到捩休牙(拔了牙)。」你們的媽媽過去又可有給你唱過什麼地方童謠?

●《鵅H咩牉隉H》

播放頻道:港台電視31

網頁:bit.ly/3feurzD

文:香港電台

圖:香港電台、資料圖片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82期]

更多教育
陋巷日常:感情錯亂的年代
【明報專訊】(一) 學期終於來到最後一課,鬱悶在家中幾個月,做了很多事但感覺什麼也沒有做好,有一種重傷後希望爬起來的感覺,但不肯定能否... 詳情
閱讀篇章:看橋學「度橋」──曾敏之〈橋〉
【明報專訊】〈橋〉中,作者曾敏之藉描寫人生不同時期關於「橋」的片段,抒發家國之思。我們可以學習其中的佈局和聯想技巧。 【佈局謀篇:人生... 詳情
【明報專訊】生與死是人生的大問題:我們該如何善用有限的生命?又該如何面對不可知的死亡?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 詳情
範文天空:文武雙全,鐵漢柔情
【明報專訊】◆辛棄疾二三事 【辛棄疾】(1140 - 1207) 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豪放詞派代表,與蘇軾... 詳情
潮看文史:事後孔(hung2)  明(ming4)
【明報專訊】描述諸葛亮轉生現代日本的《派對咖孔明》成為熱話,對近年寫到爛的三國題材不太提得起勁的我,倒對此作的舊策新用頗感驚喜。自問沒有創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