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篇章:巧用對比 人物高下立見
【明報專訊】「對比」是常見的寫作手法。所謂「對比」,即以兩種相異之觀念或事物對照比較,如老與少、悲與喜、善與惡。
有時,作者又會分別記敘人或事的「過去」和「現在」,以撫今追昔,或說明道理。
通過互相比較對照,能使事物的特徵更加明顯,更能突顯作者對人、事、物的情感與評價。
如在2021年文憑試〈橘子〉一文,芥川龍之介通過對比抒述對「我」的批評:
以小姑娘和「我」的性情對比,說明「我」的冷漠和消極;
以「我」對小姑娘態度的改變說明「我」的傲慢;又以橘子和景物色調的對比說明「我」的悲觀。
今期一起來讀鍾玲〈小野貓〉,作者亦巧用對比手法,突顯不同人物的品格,高下立見。
文:黃慧琦
圖:Archv@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