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乜東東:中學生活 代表色
【明報專訊】你會用哪一種顏色概括自己的童年、中學生活或某段深刻的經歷? 畢加索(Pablo Picasso)繪畫生涯中有過一段「藍色時期」,畫作堥漱爩{藍中人物淒清的神態,多少呈現出當時他生活拮据與抑鬱的心理。作家也會用文字做類似的事,在構想自己會用哪種顏色講述生命某段時期前,不妨看看張愛玲、麥樹堅怎樣分別以紅色和白色書寫他們某段成長經歷。
碎牛肉色的中學生活
有一個時期在繼母治下生活荂A揀她穿剩的衣服穿,永遠不能忘記一件黯紅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顏色,穿不完地穿荂A就像渾身都生了凍瘡;冬天已經過去了,還留茩廔H的疤——是那樣的憎惡與羞恥。一大半是因為自慚形穢,中學生活是不愉快的,也很少交朋友。
——張愛玲〈童言無忌〉(節錄)
張愛玲選了黯紅來形容她的中學生活,那是她繼母穿剩讓她穿的薄棉袍的顏色。她把它比擬成不新鮮、下等的碎牛肉顏色,拓展出「凍瘡」與「疤」的意象,通過這些由黯紅色串連起來的物事,具體表達出她因為穿繼母穿剩的薄棉袍而整段中學生活都感到憎惡與羞恥。
回望那白色的時與地
青山山麓一隅是醫療、安老和殯葬的專屬,建築物之間相距數分鐘腳程,是具體的緊密,也恍然是過程的銜接。是病,是老,或因病而老,因老而病,或都不是,觸目是許多白的意象,藥丸、床單、燒香、制服、粥飯、斑馬線、菊花、蠟燭、救護車、棉花紗布等等,滿目心驚膽顫……人生不好理解的變幻,變幻得更加不好理解,而白色的冷峻能降溫,養心安神,以便思考世事的繁瑣零碎。——麥樹堅〈青山下的白〉(節錄)
香港作家麥樹堅中學時生活在屯門,他用白色串連起建生h、青麟路一帶的物事。文中敘述者「我」重遊舊地,回望那時不大懂事的自己「你」,開展了一場自我對話,出席過葬禮、經歷過病痛的「我」不再像二十多年前那樣,輕易為青麟路一帶白色的物事下定論,反而通過留白進而深思繁瑣零碎、變幻莫測的世事。(表a)
■寫乜
找尋你中學生活的代表顏色
1. 列出10種中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物件、經常去的地方,以及觸動到情緒(喜愛或憎惡皆可)的物事,愈具體愈好
2. 用顏色把它們分門別類,一組至少兩個物事
3. 抽出最有感覺的一組顏色與物事,嘗試用形容詞或短句比擬那種情感(表b)
■小要訣
點寫先「出色」?
顏色是一種抽象概念,香港作家朱少璋認為「那些語言欠準確的人寫『顏色』就一定出醜」。大部分人依賴「深」、「淺」和「粉」等字詞修飾顏色,那是因為日常沒有積累足夠的經驗,建議多觀察事物和梳理經驗,可以學張愛玲用較具體的碎牛肉色比擬黯紅色,也可學麥樹堅用白色歸納出青麟路一帶的物事與形象,閱讀更多作品並且練習,便能掌握準確地形容顏色的技巧。
■知多點
本真與本色
研究創意力的學者哈爾胡林(Kharkhurin)稱,創作會展現一個人的內心和個性,他認為其中一個體現人類創意力的標準就是「本真」(Authenticity),近似中國古代所謂「修辭立其誠」,強調無論怎樣修飾,最重要的還是本虒蛪N的心說話。這呼應了現代藝術強調藝術家個性與生命力的審美觀,重要的再不是客觀上真實存在的人事物,而是創作人感受它們後怎樣以獨有形式分享感受——我們不僅可欣賞文章的修辭與畫作的用色,更可一窺創作人流露的本色。換句話說,創作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
文:余啟正
圖:fcafotodigital@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