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1970至2014年間,全球脊椎動物的種群數量下跌60%,顯示人類過度開發等威脅對野生動物、森林、海洋、河川和氣候造成嚴重影響。圖為北極熊。? Steve Morello - WWF(WWF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集師廣益﹕焦點問題 理解通識課程
漫畫拆解﹕解構國歌法漫畫信息
觀點與角度﹕減單程證可紓緩醫療壓力?
檸檬節砌藝術品
國有特色:漫步芒通檸檬世界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透視自然﹕物種減少 人類難辭其咎

【明報專訊】2018年底,世界自然基金會總部發表新一份《地球生命力報告》,報告追蹤了不同物種數量的增減趨勢,涵蓋逾4000個物種,種群數量合共超過1.6萬,結果揭示地球正面臨嚴重的物種流失危機。人類過度開發、不可持續發展的農業和各式各樣的污染,一直威脅生態系統,以致1970至2014年間,全球脊椎動物的種群數量驟減60%。面對氣候不穩、海洋枯竭和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隨之下降,人類難辭其咎,發展與環境不應相悖,我們必需反思如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文、圖:WWF

如果人類沿用現時的生活模式,便需要使用1.6個地球的自然資源。若全球人類跟隨香港人的生活模式,更需要3.9個地球才能提供「足夠」的可再生資源給我們使用,資源嚴重透支。這些數字看似十分遙遠,但實在顯示了人類如何令大自然不勝負荷。

根據《香港生態足印簡報2017》,香港作為經濟發達的城市,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洲第2位、全球第17位,大家可能早已對恣意消費的模式習以為常。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當每個人都不斷消耗有限的地球資源,卻沒有檢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例如所用的水、電,甚至食物等是否必要?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日積月累,就會令珍貴的自然資源消耗殆盡。

停止失控消費 讓地球復原

要扭轉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只有坐言起行,停止失控的消費模式,才能讓地球生態有復元機會。從個人層面入手,我們要減少製造廢物,包括即棄的塑膠飲管及餐具等,餐飲業界也要全面推行「走塑」,以減少海洋污染。我們更有責任珍惜食物,也要支持和選擇環保海鮮,減低對海洋生態造成的壓力。另一方面,政府應該正視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積極管理郊野公園及其他具生態價值的地點,落實擴大海洋保護區範圍,更不應在缺乏適當海洋空間規劃下進行填海工程。不只是科學家才能拯救地球,若社會各界同心協力,香港有望成為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亦有助地球上珍貴的物種與高生態地區生生不息。

[通通識 第567期]

 
 
今日相關新聞
透視自然﹕物種減少 人類難辭其咎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