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篇章﹕我在樓梯的轉角處看見她 - 潘步釗

[2016.04.22] 發表

【明報專訊】(第1段)我在樓梯的轉角處看見她……

(第2段)她和大部分小學二年級學生一樣,個子矮小,校服整齊。她俯倚在欄杆,頭半埋在欄杆的扶手,只露出眼睛和鼻子。我站在她身後數呎,看不清楚她的容貌, 也無法知道她出神地瞧茯し礡H校舍的樓層下不是操場,是汽車疏落往來的牛津道,人和車去去來來,單調重複,揚起天天也一樣的灰塵和聲音。她,就這樣動也不動站荂A背影沉穩得好像早在許多年前,她已經用這樣的姿勢、這樣的背影,站在這堙C我彷彿看到她全身的肌肉都靜止、都在下沉,穩穩的垂下,令我數呎之外,也感到了欄杆的冰冷。她沒有察覺我站在身後, 我催促她:上課鐘聲響過了,同學都離開了,還不快回課室!她似乎聽不到我的說話,完全沒有反應。我有點生氣,竟然有學生這樣不禮貌,於是再說了一遍。她仍是石像一樣,連頭也沒有回轉過來。我怒火頓生,趨步上前,正要發作。剛擦過她身旁,才看見她耳上掛茼怚捰滫漣U聽耳機,像一把細細的弧弓,嵌在鬢髮之間,微小卻十分顯眼。我怔住了,到她別過臉來看見我,才緩緩轉過身來,向走廊步去。一切都很平靜,像本來就應該這樣平靜──只餘下我站在欄杆旁邊,默默看茼o遠去的身影。

(第3段)這是二十一年前,我在九龍塘一所私立小學任教的光影片段。那一年我剛在中文系畢業,開始當教師。後來知道這女生原來除了弱聽,也是自閉症患者。我實在已經無法記起女孩的容貌,除了那樓梯轉角處靠伏在欄杆的背影。那年代,程度追不上的學生,就被放在課室一旁;那年代,沒有甚麼殘疾歧視的說法,也沒有甚麼融合教育。融合,蘊含要放在一起的意思,這就是問題的核心。雖然說得輕描淡寫,教育界最明白,語言可以淡化事物的濃度,像「微調」、「校本」、「班級調整」,都琵琶半掩。可是,教育事業的成王敗寇,是要看換回甚麼教育果效,賠上了孩子的甚麼。一旦融而不合,大家都成了苦主,多少年過去了,我仍然擔憂和疑惑。

(第4段)這一年之後,我回到廣州唸書,趁茯K節假期,回港在一間「特殊學校」當了兩星期代課老師。在香港,特殊學校就是指取錄智障學生的學校,「特殊」兩字,帶有保護和尊重的意味。這兩星期的教學經驗,給我印象深刻,感觸和歡笑的片段至今難忘。

(第5段)記憶中,三個肥胖孩子橫提蚨P椅,扭動身體,扮成勁彈吉他的樂隊組合「小虎隊」,全班十個同學跳跳嚷嚷;美術課堂,一個女孩子哈哈大笑,指荍琤傰d製作的勞作成品說:很核突;小息時,數位老師持茪黕牷A守蚞瑋鶪j門,把想衝出校舍的學生,像趕牛羊雞犬回槽籬般,驅趕回操場中。老師們沒有惡意,只淡淡地跟我說,如果他們突然發狂,除了武力,沒有其他方法控制得了。上了一兩節課,我已經完全明白。可是兩星期的代課結束,要離開時,我看得出他們真的流露不捨的感情。我從這些中度弱智的學生身上,深刻地學習到至今仍相信的處世道理,人與人相處,不管賢愚親疏,原來有一條永遠寬敞通達的管道,叫關懷和愛護。

(第6段)我回港後開始在中學任教的第一年,就遇到德榮。德榮也是智障學生,小眼睛,內塈諝X的目光,難掩一種散亂和驚怯,而且經常滿頭大汗。他唸中二級,被政府編進一所第五級別學校,同學當然常拿他作玩具。記憶中,一個高大黝黑的男孩子,曾經拿蚥K尺,架在德榮頸上,要他當眾高聲承認喜歡了班中的一個肥胖女孩,班上其他同學圍攏在一起,附和荂B笑荂B叫荂C我只看見德榮咬茪,死命把頸項掉往另一邊,半張臉龐的肌肉都因繃緊而扭曲,筋紋條條鼓起,不斷掙扎,我喝止了男孩,他才吃吃地笑茤騅}手。德榮狠狠地瞧茈L,口堣ㄟ惘a說茞吨f:X街!X街!我忽然驚覺,這一幕近乎武鬥的小息場面,原來暗暗呼應茩薔鯆瑽小女孩的沉重身影,不論躁動喧囂,還是恬然沉靜,竟一樣撞得我心緒難寧。

(第7段) 德榮在我的中文課堂,會很認真地看荍琚C我還記得他的座位在課室的前排近門口處。上課時,他會不停地抄寫,因為這就是他力所能及的範圍;作文和默書課,他都沒有完成或及格的可能,我每次走近他身邊,他都拼命地抬起頭,裝作思考,可是到了下課要繳交課業,卻一隻字也沒有寫上,或是只有不成句意的一兩行歪斜文字。我心堳傶纗L,後來實在不忍心,於是凡有作文和默書課堂,就茈L抄課文。他用力地點頭,似乎找到了融入群體的鑰匙,又馬上投入了課堂,融合在這堙A竟然是如此單薄和淺狹的解讀。我不知道德榮這種參與感有多真實,有多興奮或是多寂寞,雖然他每次下課,都老老實實地把課業交給我,滿紙文字,雖然只是抄寫,卻看得出他很認真地完成。我只知道,而且到了今天仍一樣相信的,就是我不懂在數十個學習進度相近的學生的課堂中,如何照顧德榮,如何教他學好中文。我深慕的中外詩人詞客,既無法幫助我;自誇自詡的才華與詩情,在悲喜隆然而來之際,也竟喑然若啞。

(第8段)現代藝術理論過分強調「陌生化」、「含蓄」,令我們忘記了直接和簡單的情感人類溝通,其實不是必然的。如果自閉、智障、精神病等詞語,一定要讓我們想起杜斯妥也夫斯基、尼采、佛洛伊德和芥川龍之介等,心理情狀的描寫,在真實的校園生活,應該更重視故事情節。就像德榮在學校,經常說粗話,別人逼他說不願說的話、做不願做的事情時,他就會說粗話。這當然是他的反抗模式,也是他表達情感的全部而唯一方式,也因為他很害怕,別人欺負他、取笑他低能仔,他不論是選擇自衛還是反擊;表達痛苦或者失望,用的方法都是說粗話。說穿了,情節單薄、因果了然,用不茩齙ワM學理的過度註釋。

(第9段)社會稱他們弱勢社群,報章雜誌、小說戲劇以之為題材,藝術文化動輒就搬一大套深層心理分析。在細緻真實的人間悲喜中,這些都漸漸變得笨手粗腳,半吞半吐。人間的禍福無端,西方精神理論,社會的躁動可以幫上甚麼忙?如果只帶虓O悲的情意結,就更加淪為程序和施捨,就像我們喜歡稱某些社區作悲情城市,除了上帝,誰人有這種定義別人悲喜禍福的特權。(我其實認為上帝也沒有這特權。)人人趕去,說要為這堿~刷悲情,叫人忽然想起許多次賑災,明星歌星一起走出來,穿茼P一顏色款式的服裝,在咪高峰前努力地唱,同一種擺動姿勢,同一種激動表情。所以,漸漸賑災變成儀式、祭祀,真正的關懷和愛在哪堙H在哪堙I

(第10段) 寫到這堙A很容易就會想到大江健三郎的《為甚麼孩子要上學》,大江的兒子光到五歲還未懂說話,但對聲音特別敏感。在學校找到同樣喜歡音樂的同學,這或許給了我部分的答案。把這些孩子融入,還是隔離於人群,不是學術論文和官方會議可以解決的,因為那當中是許多生命的真實相逢和相處。我多年在學校工作,怎會不知道其中的吃力和不容易處,多少學校在過程中嘗盡苦頭。政府近年大力投放資源,培訓老師,希望這些「特殊學生」融入正常校園生活,誰是真正的輸家,答案仍未揭盅。

(第11段) 不知道的還多茤O!就如在茫茫人海,我不知俯倚樓梯轉角的女孩和不停說粗話的德榮,今天已飄落到甚麼角落。近門口的座位和樓梯的轉角,我也不知尚躲茼h少個他和她?我只知自己的教學生涯,在這些章節翻覆之間,寥寥數筆,刻鐫深刻。社會愈發展,科學愈昌明,我們認識了許多弱勢社群的概念和相隨的專有名詞:阿氏保加症、唐氏綜合症、驚恐症、憂鬱症、狂躁症、思覺失調……飄離正常愈遠,名目和稱謂也愈見駁雜繁複,難明白難掌握。社會發展,處處催逼荋M常百姓。智障學障和精神病患者,為甚麼會與日增多?急速時代步伐催人蒼老,也叫人精神和智力無法正常平靜。校園中,我深深知道,也永遠緊記:那些沉穩的身影和散亂驚怯的眼神,都游離脆弱,只要我們稍稍挪移一步,他們就會消失在樓梯的轉角。

(載於匯智出版社《美哉少年》一書)

■作者簡介

潘步釗,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著有散文集《今夜巴黎看不見日落》、《方寸之間》及《邯鄲記》;另有詩集《不老的叮嚀》。現職中學校長。

顧問教師:黃慧琦 - (現職中學教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深信文字的力量。)

鳴謝:匯智出版社

更多教育
博看世界﹕不中不西的香港華人戲園
【明報專訊】今時今日,去戲院看電影食爆谷,是你我日常的消閒活動,但香港開埠初年,娛樂設施欠奉,其後人口不斷增加,至1860年已有約9.5萬名... 詳情
【明報專訊】很多人說,考完文憑試,入讀大學後,人生會突然變得漫無目的。所言甚是,三年的高中生涯,就是朝茪j學進發;進了大學,任務完成,又未確... 詳情
綜合能力﹕藝術
【明報專訊】◆寫一寫 試以香江中學藝術學會會長呂晨身分撰文至該校學生報,簡述中國藝術的兩個基本精神,然後說明即將舉行的校園藝術展覽會能... 詳情
【明報專訊】語境意識:下中品 行文語氣 ◇能做到不亢不卑 格式 ◆標題未能概括全文要點 ◆依文義、語境,... 詳情
穿州過省:山西 穿越平遙
【明報專訊】位於山西省(簡稱晉)的平遙古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舉世知名,它是中國唯一全座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縣城呢﹗山西省歷史文...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