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解密:「汽水稅」救肥人

[2017.03.20] 發表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obesity)和超重(overweight)的主要成因是不良飲食習慣和運動不足。全球肥胖流行率(worldwide prevalence of obesity)在1980至2014年間增加逾一倍,2014年世界超過三分之一成年人超重,趨勢持續上升,非洲地區也出現肥胖危機。肥胖會增加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等慢性疾病及部分癌症的風險。世衛視兒童肥胖是21世紀最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所幸的是,肥胖可以預防。

致肥元兇

世衛指出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攝取與消耗卡路里之間的能量不平衡,主因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所謂的「致肥環境」,包括:

不健康的飲食模式

(╳)過量飽和脂肪→令壞膽固醇上升,不利心臟健康

(╳)過量反式脂肪→令壞膽固醇上升,兼降低好膽固醇的水平

(╳)過量鹽→ 引致血壓升高,而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風和冠心病等的重要風險因素

(╳)過量游離糖(即食物或飲料中加入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或砂糖,及存在於如蜂蜜、果汁等的天然糖分)

→增加蛀牙風險,攝取多餘能量還會導致體重不當增加

缺少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即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體動作,包括工作、遊戲、做家務、出行或休閒娛樂活動,並不限於運動。愈來愈多工作為久坐性質、交通方式的變化、城市化加劇等亦減少現代人的身體活動

◆世衛身體活動指引

5-17歲:每天至少60分鐘中等(如行山、遠足、騎單車等,令人呼吸加速、流汗,以及心跳加快)至高強度(做粗重的家庭事務、於坡度較高的地點行山及遠足,做完後呼吸會急速、大量流汗,以及心跳非常快速的劇烈運動)身體活動

18-64歲: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至少75分鐘高強度活動

81%:2010年全球81%的11至17歲青少年缺乏身體活動;不符合世衛相關建議的少女和少男比率分別為84%和78%

▲20-30%:世衛指出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十大死亡風險因素之一,與身體活動量充足者相比,活動量不足者的死亡風險會增加20至30%。缺乏身體活動是心血管疾病、癌和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

◆BMI——肥胖或超重指標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是國際公認衡量成人超重或肥胖的指標;BMI愈高,健康風險愈高。19歲以下人士處於成長階段,衡量指標有別於成年人。不同地區的人體格不同,香港衛生署另劃華裔成人的BMI指標。

?BMI計算方法:(見圖)

◆1030萬人

非洲超重或肥胖的兒童人數從1990年的540萬,增至2015年的1030萬。分析指出,非洲肥胖人口增加,與當地人飲食習慣改變及以胖為健康的文化有關,例如南非有26.8%人肥胖。相比傳統高營養的玉米粉和蔬菜,南非人更愛高卡路里的快餐如炸雞和薯條,而經濟增長讓他們更容易獲得這類食品。

48%

2015年,48%超重或肥胖兒童居於亞洲,25%來自非洲(見表)

◆肥胖不止影響身心健康

身體健康

.肥胖是兒童很多疾病的直接成因,包括肌肉骨骼疾患、睡眠窒息症、促成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臟病和中風)和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佔全球糖尿病總數約90%,主要原因是肥胖和缺乏身體活動。糖尿病是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發作、中風和腿部截肢的主要原因

.脂肪過多也會增加女性患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的風險,這些疾病會造成過早死亡

心理健康

.由於體形比較笨拙及動作較為遲鈍,運動能力欠佳,可能被同學、朋友等取笑或排斥

.對外貌缺乏信心,自我形象偏低

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成本

各種慢性疾病的早發會損害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勞動力市場參與率,並為整體醫療系統、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負擔。在美國,2015年肥胖者醫療費用估計為1470億美元

◆逾四成國家人口肥胖兼營養不良

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2016年6月發布的《全球營養報告》,在納入研究的129個國家中,44%國家同時面對營養不良及肥胖的雙重挑戰。報告指出,兒童發育遲緩、過瘦或超重,成人超重和肥胖,以及微營養素缺乏症等均屬「營養不良」。肥胖者的血液內糖分、鹽分及膽固醇都太高,營養並不均衡。

◆終止兒童肥胖委員會六大建議

1.促進兒童和青少年攝取健康食物

2.促進兒童和青少年運動量,減少久坐少動的行為

3.加強母親懷孕前期和孕期護理,降低兒童肥胖風險

4.保障兒童早期的飲食健康、有充足睡眠和適量運動

5.促進為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健康的學習環境

6.為肥胖兒童和青少年提供體重管理服務

資料來源:世衛終止兒童肥胖委員會《終止兒童肥胖》報告,2016年

?世衛籲徵「汽水稅」?

世衛呼籲各地政府對含糖飲料(如汽水)收稅,應對兒童肥胖問題。2016年10月世衛一報告指出,對含糖飲料徵稅將提高其零售價至少20%,其消費量就會相應降低,意味降低總體游離糖和熱量的攝入量,改善營養,有助減少肥胖、二型糖尿病和蛀牙

文:古晨燕

更多教育
圖看天下:驗出禁藥 京奧舉重女選手獎牌遭褫奪
【明報專訊】相關新聞 國際奧委會(IOC)使用新技術,大規模複檢2008年北京奧運及2012年倫敦奧運的選手尿液樣本,共8名運動員的樣... 詳情
綠色透視:智能手機不符可持續發展
【明報專訊】繁忙時間走進地鐵車廂,幾乎人人都是低頭族──玩手機遊戲、傳信息、瀏覽Instagram、買賣股票、看影片……十年前,很難想像手掌... 詳情
專題故事:假如有票選特首,我會投……
【明報專訊】3月26日(周日)就是特首選舉日,3名候選人曾俊華、林鄭月娥、胡國興勝負尚是未知之數,不過普選的時代未來臨,票選特首的重任繼續只... 詳情
英譯概念:Reform and opening-up(改革開放)
【明報專訊】In 1978, Deng Xiaoping(鄧小平), who was then a Chinese leader, prop... 詳情
放眼世界:舌尖上的匈牙利
【明報專訊】大家好, 我是一名香港的中四學生。2016年11月我參加了AFS 海外交流計劃,到匈牙利展開一年的交流生生活。2016年8月19...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