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透視:智能手機不符可持續發展

[2017.03.20] 發表
愈來愈多消費者認為新手機要易於維修且持久耐用,綠色和平曾在德國、北京、香港舉辦維修咖啡館活動。(圖: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成員早前到巴塞隆拿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的Samsung 發布會請願,要求Samsung「Rethink,Reuse,Recycle」。(圖:綠色和平)
亞洲自2012年起,電子垃圾已增加63%,增幅甚至遠超人口成長率。(圖:綠色和平)
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從十年前僅1200萬部,到2016年急增至逾14億部。(圖:綠色和平)

【明報專訊】繁忙時間走進地鐵車廂,幾乎人人都是低頭族──玩手機遊戲、傳信息、瀏覽Instagram、買賣股票、看影片……十年前,很難想像手掌般大小的手機,即足以處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從黑白到彩色、從3G到4G,智能手機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方便,不過,這種革新,真是值得付出破壞環境的代價嗎?

美手機使用26個月即被淘汰

智能手機面世後,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一直急劇膨脹。十年前,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僅有1200萬部,到2016年急增至逾14億部。 快速和大量生產的模式,造成電子垃圾劇增,2014年全球4200萬噸電子垃圾中,有300萬噸來自於像智能手機這樣的小型IT產品,對環境造成沉重的負擔。

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生產模式重量不重質,一部智能手機的平均使用時間變得愈來愈短。以美國消費市場為例,新手機不論好壞,約使用26個月便會被淘汰。但製造商和電訊服務商的合作模式,以不同續約優惠或「零機價」引誘消費者「貪新棄舊」,亦有消費者嫌維修麻煩和昂貴,寧願購買新手機。由此推算,我們一輩子可能至少擁有29部手機。在資訊爆炸,人人使用高科技手機的香港社會,不難想像我們的消耗更為驚人──根據綠色和平2016年的調查顯示,香港人平均擁有4.25部手機,比韓國、內地、美國和德國還要多。

當社會聚焦在手機的嶄新功能與漂亮外形時,往往會無視整個手機商業及生產模式是不可持續的,而手機設計商亦極少考慮如何把含有多種有毒重金屬的手機安全而有效地回收。以亞洲為例,自2012年起,電子垃圾已增加63%,增幅甚至遠超人口成長率,也超出了該地區處理電子垃圾的能力。

綠色和平2016年調查消費者使用手機的習慣,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新手機要易於維修且持久耐用,但新機發表時,卻看不到消費者想要的設計重點。我們此刻的選擇雖然有限,但只要持續以消費者的力量敦促手機品牌改變生產模式,改以循環經濟為基礎,使手機使用壽命能延長、手機變得更容易維修、零件可以再利用等。

設計商少考慮回收有毒重金屬

愈來愈多人開始厭倦身邊過度消費的氛圍,不只智能手機,還有衣服、奢侈品等。廣告商時常以「期間限定」、「大減價」、「買一送一」等糖衣包裝,引誘我們衝動消費,以為錢買得到快樂。事實卻是造成個人經濟負擔,也令我們忙於追逐永無止境的新產品,而無法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如追逐夢想、探索世界。

在尋找幸福的道路上,物質不是最重要的條件。與其營營役役追求物質生活,不如發掘屬於自己的好生活──試試在放學時放下你的智能手機,抬頭認真看看自己的城市和周遭的人?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鄧敏琳

圖:綠色和平

更多教育
專題故事:假如有票選特首,我會投……
【明報專訊】3月26日(周日)就是特首選舉日,3名候選人曾俊華、林鄭月娥、胡國興勝負尚是未知之數,不過普選的時代未來臨,票選特首的重任繼續只... 詳情
英譯概念:Reform and opening-up(改革開放)
【明報專訊】In 1978, Deng Xiaoping(鄧小平), who was then a Chinese leader, prop... 詳情
放眼世界:舌尖上的匈牙利
【明報專訊】大家好, 我是一名香港的中四學生。2016年11月我參加了AFS 海外交流計劃,到匈牙利展開一年的交流生生活。2016年8月19... 詳情
通識手記:我不想浪費這杯子
【明報專訊】相信很多人喜歡快餐店的食物,縱使知道快餐店的食物很「熱氣」、不健康,每一口的炸雞、雪糕都是脂肪,卻是人間美味!不過最近幾個月,小... 詳情
【明報專訊】焦慮是兒童正常發展的重要心理經驗之一,過程中能讓兒童學習自我保護。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焦慮或恐懼,如嬰幼兒會在照顧者離開時...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