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中國政府近6年來幫助8000多萬人脫貧,當局預計今年底全國95%的貧困人口將走出貧困行列。圖為上月在河北深州市高古莊鎮鳳凰池村「扶貧車間」,村民在加工軍訓帽。這些「扶貧車間」由地方政府斥資與企業合作設立,為貧困戶提供職位。(新華社)
放大
 

其他新聞
涉非法銷芬太尼致5死 美控3華人
下周訪華 美助理防長稱會談香港局勢
「精日」川漢侮辱閱兵 拘7天
全國逾八成電子支付 人均擁5.7卡
華為Mate 30手機據報無法手動安裝Google應用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昔為工業化犧牲農民 改革開放改變國運
經濟飛躍 晉身第一製造大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國年鋼產量約16萬噸,尚不夠給全國每戶人家造一把鋤頭,當時人均鐵路長度不足5厘米,沒有一支香煙長。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製造業國家,第一大商品出口國。清華大學9月22日推出的《新中國70年經濟學總結報告》預計,未來5年內,中國有可能躋身國際標準高收入國行列;15年內,中等收入人口將從4億增至8億;30年內,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清華報告料30年內成最大經濟體

新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時任總理周恩來曾表示,「對於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能不能有依賴心理呢?比如由蘇聯搞重工業、國防工業,我們搞輕工業,這樣行不行呢?我看不行。」當時,美國正對中國實施禁運,新華社旗下雜誌《瞭望》稱1954年美國政府一份文件指出:「對共產黨中國的貿易管制,不僅要阻礙其戰爭潛力本身的增長,而且要阻礙其工業化。」即使是糧食、棉花、橡膠這些生產生活必需品的材料,都被納入禁運名單。

農民納稅4000億 為急速工業化「墊支」

而中國的雄心從一開始就不是以民生為優先,而是全力追求工業化。在1956年蘇聯援建中國156個重點項目中,144項集中在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機械和軍工等重工業部門。至1957年底,中國已初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和軍工體系。

不過,這樣的快速工業化是以犧牲農民的利益為代價,改革開放前近30年間,從大躍進到人民公社,農民都是受苦最深。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高培勇稱,中國農民於1951至1978年間,以稅收形式向國家提供了978億元(人民幣,下同)貢賦,以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高價售工業品、賤賣農業品)向國家提供了5100億元資本,扣除國家對農業的投資1760億元,農民為國家工業化提供了4340億元的淨積累。有估算認為,按照現值,這一數字也許高達數萬億甚至數十萬億元。

內地從第二個五年計劃就踏入「大躍進」時期,中央高層提出經濟上超英趕美,鋼鐵和糧食產量每年要翻一番等不切實際的目標,由於違反經濟規律,大躍進未為中國經濟帶來增長,反而令國民經濟跌入空前蕭條,糧食減產導致大饑荒,餓死的人數以千萬計。隨後的十年文革,亦令經濟停滯不前。

30年留教訓「決策過度集中致重大失誤」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創始院長、金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指出,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在較短時間內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後一時期的發展奠定基礎。其間的兩條寶貴經驗是:公共衛生、基礎教育和基礎設施是快速發展的基礎;自主創新完全可行,但關鍵在於開放學習、引進和利用人才。這一時期留下不少教訓,包括市場作用被行政力量全面替代,經濟發展效率極低;決策權與決策過程的過度集中導致重大失誤等。

改革開放後的40年,李稻葵認為,「一個始於政府高度管控的非市場經濟體制,為中國也為人類創造了歷史上最大規模、也極為特殊的經濟增長,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今日中國鋼產量已佔世界一半,4G基站佔全球總量一半。1950年中國人口為5.44億,當年全國發電量為46億千瓦時(kWh),人均不足10度。這一數據在2018年已大增至約7萬億千瓦時,是美國的1.7倍;美國在這方面曾居世界之首100多年。

「東南勝西北」地區差異待縮短

2017年美國太空署(NASA)曾發布一張全球夜景圖,圖中的城市夜光直觀地呈現中國最繁華的城區群落,分別為京津冀首都經濟圈、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這些地區夜間光亮度已不輸日、韓等國家;相比之下,中國東北、西北地區仍然黯淡。這亦反映中國幅員廣闊,經濟總體呈現「東部強於西部、南方優於北方」的特點,縮短地區差異成未來發展首務。

明報記者

 
 
今日相關新聞
昔為工業化犧牲農民 改革開放改變國運
農村70年 收入增40倍人口比例減半
重工基地沒落 東北三省振而未興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