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涉非法銷芬太尼致5死 美控3華人
下周訪華 美助理防長稱會談香港局勢
「精日」川漢侮辱閱兵 拘7天
全國逾八成電子支付 人均擁5.7卡
華為Mate 30手機據報無法手動安裝Google應用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重工基地沒落 東北三省振而未興

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是中國最早控制的地區,於建政初期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故有「共和國長子」之稱。國產的第一輛汽車、第一輛坦克、第一架噴氣飛機,乃至第一條無縫鋼管都產自東北。

在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中,瀋陽市一個鐵西區就佔了全國六分之一的投資,1950年代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中,瀋陽一市就佔了6個。

但改革開放以後,隨荌磪孎麰瓷A東北漸趨沒落,就連曾經為嫦娥一號、神州六號提供產品的哈爾濱軸承廠,也在今年7月29日宣布破產重組。

遼寧婦遷居廣東 「怕回去不能生活」

大量國企破產導致的失業潮,令東北人口大量外流,2017年一年,3省淨減少35萬人。人口外流加劇東北的空心化,去年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來自東北三省的僅有5人。全國工商聯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東北三省共9家入選,而浙江有120家,江蘇有82家,廣東有59家。其實,在北上(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也遍佈東北人身影,遼寧人王莎莎在廣東生活已14年,直至去年,她才下決心將戶籍從瀋陽遷到惠州,十幾年來一直做服裝生意的她說:「比照南方,東北經濟也好觀念也罷差太多了,我怕我回去也不能生活,索性就在這邊定居了。」

東北雖有石油、鋼鐵、煤炭等重工業,但資源枯竭,技術落後,終致衰落。雖然2004年8月時任總理溫家寶就提出「振興東北」戰略,惟多年來振而不興。2016年遼寧省GDP下降2.5%,是全國唯一負增長的省份,國務院被迫於去年再推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

黑龍江人魏先生在深圳生活將近16年,他認為,東北經濟不行主要是環境所致,「農業或者旅遊,南方可以做四季,東北(因寒冷)就平白少一半時間。想奮鬥的人都出來了,剩下的人都比較懶散」。

他笑稱,如今東北的支柱產業是燒烤,高科技就是直播(抖音),「在南方人都在喝茶談賺錢時,東北人都在喝酒吹牛,用什麼跟其他地方競爭呢?」

 
 
今日相關新聞
昔為工業化犧牲農民 改革開放改變國運
農村70年 收入增40倍人口比例減半
重工基地沒落 東北三省振而未興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