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萬人湧入三亞花海
天壇祭天 園丁扮皇帝
除夕夜花市
年少一碗麵 男子照顧恩人11年
柳傳志談生活圈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馬」字由畫圖演化成漢字

【明報專訊】在歷史長河中,當作為六畜之首的馬和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名珠的書法相遇,這兩種中國元素互相生發,構建了屬於古中國的文化小宇宙,甚至堪稱紛擾世間人與事的縮影。

在幾乎所有文字學著作中,「馬」字都作為典型的象形字給予重點推介。但今天的「馬」字身上已幾乎看不到一點象形的影子。東漢經學字、文字學家許慎曾編著中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說文解字》。在這部書中,他這樣釋意作為小篆字體的「馬」:「怒也。武也。像馬頭、髦、尾、四足之形。」這就是說,「馬」的本義是家畜之一,以圖畫方法形成漢字。但是,如果對照小篆「馬」尋找「頭、髦、尾、四足之形」,也還是要半猜半附會。這主要是因為漢字此前經過3,000年以上的演變,依據便捷易用的原則逐漸完成了進化。

如果把從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戰國文字到秦代小篆串起來,就會看到,一匹大頭、短腿的中原矮馬如何將簡化進行到底:甲骨文是將現實中的立馬順時旋轉90度,身體要件俱全,就像一幅簡筆畫;金文各部逐漸線條化,合併的合併,取齊的取齊,直到小篆朝代,基本已分不清哪兒是哪兒了。

在「馬」字演化史中,在秦統一中國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寫法大同小異,也各有各的簡化路線圖。同一匹「馬」,馬頭有方圓長短各異,字體有長有扁,有的簡帛書整體宛如一隻奔跑的兔子,要不是強制性的「書同文」,還真不知會有怎樣的結果。

 
 
今日相關新聞
「馬」字由畫圖演化成漢字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