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詩人朗讀作品時,結他手及琴手會因應詩歌內容而配合伴奏,激昂及冷靜的音樂皆有。左是詩人曹疏影。(大海攝)
放大
 
(大海攝、資料圖片)
放大
 
(大海攝、資料圖片)
放大
 
文化人鄧小樺
放大
 
(大海攝、資料圖片)
放大
 
小販檔雲集的物華街原是香港最具特色的街道之一,現時大部分小販檔因市區重建項目而休業,等待搬遷至興建中的臨時小販市場。(資料圖片)
放大
 
戴望舒(資料圖片)
放大
 
許地山(資料圖片)
放大
 
胡適(資料圖片)
放大
 
阮先生(左)、謝小姐(右)(大海攝)
放大
 
何先生(大海攝)
放大
 

其他新聞
歷史解謎﹕明代中葉「倭寇」 大多是中國人
思考有方﹕解難思維 文字演繹
流行情報﹕南海十三郎
參考答案﹕流行情報答案
字樂無窮﹕天真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文化直擊﹕用音樂用影像 重塑新詩

【明報專訊】欄目簡介:直擊城中文化活動,擴闊眼界,豐富文化知識

詩不一定只能用眼看,詩人用口念詩,配以音樂,看之餘也能「聽」詩。閉上眼睛,加上想像,詩中畫面躍然腦海中。「文學南區——詩歌多媒體表演」除了有音樂配以新詩演出,也把新詩內容轉化成影像播放,詩人創作的詩更能與已故名作家來一場「超時空」對話。新詩,原來有很多「玩法」。

由香港文學館工作室主辦、蒲窩協辦,南區區議會贊助的「文學南區——詩歌多媒體表演」2月15日在香港仔蒲窩青少年中心舉行,活動請來蔡炎培、曹疏影、廖偉棠、鄧小樺、心雪等本地詩人文人,在現場音樂伴奏下,朗誦張愛玲、蕭紅、戴望舒、許地山及胡適這5名曾在香港南區留下足[的著名作家的作品。多媒體創作人曾慶宏更以教育家蔡元培為主題,配以廖偉棠的詩作,拍成短片,既是個人創作,亦是互動。

【玩法1——詩 × 名著 與前人超時空對話】

不同時代的人,可以怎樣透過閱讀作品及創作互動?人稱「蔡爺」的詩人蔡炎培在活動上朗讀張愛玲《傾城之戀》部分選段:「柳原靠在牆上,流蘇也就靠在牆上,……」、「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珣慾F,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傾城之戀》以淺水灣酒店(現已拆卸)為故事發生的背景,蔡爺對這作品很有感覺,雖然《金鎖記》是張愛玲公認最出色的作品,他卻最喜歡《傾城之戀》,「因為我年輕時最要我命的愛情就發生在淺水灣,令我很有感觸」。

用創作釋放內心感受

蔡爺朗讀《傾城之戀》選段後,以自己的詩作〈張愛玲遺址〉回應:「那個摸蚗薵漱k子是誰?/在北非卡薩布蘭加/我曾見過她背影的一面……」他認為每人心內都隱藏茪ㄦQ人知的感受,可透過創作將隱藏的感受釋放。蔡爺寫〈張愛玲遺址〉一詩,既是回應《傾城之戀》,亦是抒發個人情懷。

【玩法2——音樂 × 詩 氣氛襯托詩意】

在氣氛冷酷的音樂襯托下,出生於哈爾濱的詩人曹疏影選讀了同樣來自黑龍江、曾於哈爾濱讀書的蕭紅的〈春意掛上了樹梢〉。她認為作品描寫了蕭紅的都市生活,有別於她寫鄉土情懷的作品,「蕭紅的一生顛沛流離,來到香港後終可專心寫作,此散文表達了生與死、輕與重的情懷」。她讀過散文後,讀出自己的詩。曹疏影認為詩詞本是文字,讀出來就變成聲音,是第二種形式,配合音樂能產生另一種效果,「音樂不單是背景,配合詩歌更擴闊了(欣賞的)空間」。配上音樂,加強了詩中表達的感覺,而詩與音樂互相配合的過程,是朗讀者或作者本人與樂手的互動。

擴闊詩歌欣賞空間

文化人鄧小樺表示,音樂配詩演出的形式並不新穎,若朗讀者與樂手雙方對作品都有一定認識、理解,配合的效果會更好。例如作品予人光明感覺,就可用令人覺得比較溫暖的音樂襯托氣氛;相反,用感覺冷酷的音樂,詩讀出來又予人另一番感受。鄧小樺補充:「用音樂襯托,令現場氣氛更有情調。」現場表演,朗讀者、樂手要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玩法3——錄像 × 詩 想像前人今天足[】

多媒體創作人曾慶宏以教育家蔡元培為主題,配以詩人廖偉棠描寫自己於日蝕日拜祭蔡元培的詩作〈日蝕日記事〉為旁白,拍成短片。錄像中「蔡元培」深夜走過觀塘物華街,也有「路經」香港中文大學的場景,予人新鮮感。「拍之前,我想像如果蔡元培還在,他會去哪堙C」曾慶宏想到蔡元培是關懷人文的教育家,應該會到近日受重建影響的物華街;而蔡元培曾是北京大學校長,大學也能象徵他。

讀詩由個人變共賞

選擇以詩作錄像旁白,曾慶宏說:「影像可以(跟其他人)共同去看,然後互相回應討論。閱讀詩則較為個人,因為讀的時候是自己一人在讀,然後內心有所領會。」同在現場的廖偉棠表示,同一件作品不同讀者會有不同的理解,透過他人眼睛看自己的作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100個讀者,可以有100個《紅樓夢》」。廖偉棠本來不太喜歡〈日蝕日記事〉,因此不將此詩放進詩集,但當詩配合短片,以旁白的形式讀出,「覺得這詩好像也不錯,下本詩集要考慮收錄了!」

【知多齱R南區著名文人足[】

港島南區環境寧靜優美,為不少文人雅士提供創作靈感。南區區議會於2010年宣布設立「香港南區文學徑」,將一眾著名作家踏足過的地方串連成景點。你知道上述作家曾於南區哪些地方留下足[嗎?

•張愛玲﹕曾就讀於香港大學文學院,其名作《傾城之戀》以淺水灣酒店為背景

•蕭虹﹕病逝於設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臨時醫院,葬於淺水灣,但墓地隨後遭破壞

•蔡元培﹕曾居於跑馬地崇正會館,遺體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戴望舒﹕曾居於薄扶林道一松林小溪環繞的小屋,取名「林泉居」

•許地山﹕曾出任香港大學中文部(現為中文學院)主任,安葬於薄扶林基督教墳場

•胡適﹕1935年接受香港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獲文學院院長接待,遍遊港島南區及山頂

【觀眾感想】

阮先生(教師、詩社成員)﹕「本身喜歡讀詩及寫詩,特別是戴望舒的作品。喜歡詩人回應另一詩人的作品,像是一半在講別人的故事,一半在說自己的故事。」

謝小姐(教育行政工作者)﹕「本身對文學不太有研究,但也不覺得(活動)沉悶。詩歌配合音樂很新穎,主辦單位亦很有心思。」

何先生(書店員工)﹕「這是我第一次欣賞詩歌配合音樂的多媒體表演,音樂可填補讀詩時的空白位,令人更投入。」

文:大海、Virginea

 
 
今日相關新聞
文化直擊﹕用音樂用影像 重塑新詩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