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傳奇報人、《新晚報》前總編輯羅孚昨舉行設靈及追思會,逾200名來自政界、傳媒及文學界人士出席,靈堂佈置簡樸,其中右側顯眼位置放上羅孚在報社工作時一手提攜的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所致送的花圈,惟他本人昨未有現身。(余俊亮攝)
放大
 
《蘋果日報》前社長董橋昨到靈堂,在弔唁冊簽名,但未有出席追思會便離去。(余俊亮攝)
放大
 

其他新聞
王國興倡懲罰立會暴力行為
立會商湯顯明報告 議員就措辭現分歧
不認得副局長 曾鈺成致歉稱「一時大意」
再就港鐵擠迫論解畫 張志剛:講漏一兩個字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子憶羅孚身教 悟愛國需理智
各界名人追思報界伯樂

【明報專訊】在報界備受敬重的《大公報》前副總編輯及《新晚報》總編輯羅孚,月初逝世,享年93歲,昨晚在北角香港殯儀館設靈及舉行追思會。這位「我行我素」的傳奇報人提攜了不少後輩,包括昨日沒有現身靈堂的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羅的四子羅海雷說,從父親畢生經歷,啟發到「愛國不一定愛黨,愛國要有理智」,並學會「憑良心做人」。

原名羅承勛的羅孚,昨午於香港殯儀館設靈,靈堂以淡綠和白色為主,橫匾為「福壽全歸」,六四後流亡美國的內地學者劉再復,為羅孚所寫輓聯,掛在靈堂右方﹕「受傷更明道,一生耿直正直,後期真精彩」、「落難成正果,止于大徹大悟,晚節顯輝煌」。

四子:學會憑良心做人

羅孚四子羅海雷昨總結父親的人生可歸納4點:成為不少人的伯樂、好奇心強、長時期有獨立思想及好肯定面對歷史。他又表示,父親的經歷啟發他「愛國不一定愛黨,愛國要有理智」,父親做人處事亦讓子女學會「憑良心做人」。追思會場刊封面,寫上著名詩人聶紺弩贈予羅父的詩句:「惜墨如金金似水,我行我素我羅孚」。

曾德成未現身 致「風範猶存」花圈

靈堂上放滿政界、傳媒及文學界名人致送的花圈,其中羅孚在報館曾提攜的曾德成所送花圈,寫上「風範猶存」,置於靈堂右方顯眼位置,但他本人沒有現身,其餘致送花圈者包括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政府新聞處長聶德權、《明報》創辦人查良鏞及國學大師饒宗頤等。

眾多資深傳媒人致祭

另外,昨日不少資深傳媒人前來致祭,曾任《文匯報》駐京辦事處主任的劉銳紹,陶傑父親、《大公報》前副總編輯曹驥雲,專欄作家李怡等昨在追思會上致悼辭。其他致祭者有副廣播處長戴健文、《蘋果日報》前社長董橋、《大公報》社長姜在忠、資深傳媒人程翔、《明報月刊》總編輯潘耀明及樹仁大學新傳系主任梁天偉等。羅孚遺體今早出殯,在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

羅孚1948年加入共產黨,在《大公報》及《新晚報》任職41年。羅孚於1982年被召上京開會時被捕,被指從事美國間諜活動,遭軟禁10年,1993年獲釋返港後,隨即撰文向當年受暴動影響的市民公開道歉。

 
 
今日相關新聞
子憶羅孚身教 悟愛國需理智
同事喚「《新晚報》羅斯福」 幼女眼中傳奇爸爸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