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卑詩省教聯第二階段輪流罷工行動的第一部分今日展開,溫市公立中小學今日首當其衝,成為第一批罷工校區。全省所有公立中小學將「無一倖免」,教師將一連四日在不同城市展開輪流罷工,每個校區教師輪流罷工一日。今日大溫地區罷工校區還包括新西敏。教聯指若談判無進展,最快可能在下周一有新一波工業行動。
教聯及資方在上周五的談判突然取消,至今日下午將繼續談判,但由於雙方在加薪的分歧太大,政府提出的加薪建議是六年加7.25%,但教聯要求四年加15.9%,連同福利調整,約相等為四年加21.5%。
代表資方談判的卑詩公校僱主協會(BCPSEA)稱,教聯的加薪及福利要求,是其他工會的4倍,若答允教聯的要求,每名納稅人要付1100元。外界對於雙方能夠迅速達成協議的期望不大。
教聯主席伊克(Jim Iker)更向傳媒重申,若談判沒有結果,罷工將持續進行,最快可能在下周一有新的行動。他又稱,在罷工期間,學校內的其他工會員工不會越過糾察線。
多個校區均向學生家長呼籲,需要就學校罷課作好應變措施,而一些兒童日託中心也會作出配合。
學校罷課也令愈來愈多學生及家長表達不滿,稱事件最受影響的是學生及家長。
卑詩內陸三文灣(Salmon Arm)母親華萊士(Louise Wallace),更希望聯合其他家長,向省府抗議有關教師罷工行動對省民日常生活所造成影響。她表示,每當教師進行罷工,意味子女不能去學校,家長需要更多時間照顧子女,直接影響到每一位家長的工作時間,導致減少家庭收入,及支付額外託兒費用。
華萊士呼籲,家長應在教師罷工之時亦同時罷工,不去上班,讓省府看見更多人停止工作所造成的巨大影響。她承認建議並不實際,但還是希望有人響應,「家長應做些什麼,而不是僅在一旁觀望,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之前已有不少華裔家長指出,罷工行動中,最吃虧的還是學生。勞資雙方口口聲聲說為學生考慮,但其實是為相互鬥爭尋找藉口。每次教師工潮落幕時,雙方談判各取所需,只有「學生永遠是輸家」。
卑詩教師聯會早前宣布將於今日升級罷工行動,將卑詩省公立中小學校區劃分為四個區域,每一區教師於本周內輪流罷工一天,周五恢復正常上課。
根據劃分,今日會有17個學區罷課,大溫地區包括溫哥華、新西敏教師今日最先罷工,列治文教師明日罷工,高貴林及三角洲教師周三罷工,而素里、本那比、北溫及西溫教師則於周四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