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台北市議員王鴻薇19日在市政總質詢爆出台北市竟有囤屋大戶,最高有人名下坐擁59間房屋,單一法人囤積更高達673間住宅,而個人持有4戶以上有1.3萬多人,即使開徵3.6%房屋稅,根本不痛不癢,質疑有人透過法人方式炒房,政府打房「打假的」,要求市府訂定囤屋稅的累進稅率。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允諾,全面清查擁有4戶以上房屋民眾,「若明顯囤屋且沒有合理理由,支持房屋稅採累進稅率」,比照所得稅方式按級距課稅。副市長張金鶚說,法人持有房屋者,除銀行與建商外,將了解還有哪些對象,並提出因應對策。 財政部官員表示,房屋稅屬於地方稅,立法院日前已初審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將非自住房屋稅率由1.2%至2%提高為1.5%至3.6%,初步規範自住房屋以3戶為限;對於北市擬對4戶以上課徵累進稅率,財政部樂觀其成,但還要經過議會那一關。 財政部官員表示,除了台北市擬對「囤房」加重課稅,其他縣市還沒規劃,待「房屋稅條例」三讀通過後,可觀察其他縣市是否調高房屋稅;但即使地方政府未再加重課稅,非自住房屋稅率至少已由1.2%調高至1.5%。 王鴻薇調閱資料,發現台北市82.51%的民眾持有1間房屋,13%持有2戶、持有3戶為2.84%,擁有4戶住宅的有7240人,擁有8戶竟達1241人,「到底是何方神聖需要這麼多房屋」,個人名下房屋前3名分別是59間、57間及53間,明顯有囤房行為。法人囤屋則更嚴重,持有8戶以上的法人有352個,還有單一法人囤積達673間房屋。王說:「什麼樣的法人需要這麼多自用住宅,很多大戶透過法人炒房,持有4戶與400戶的稅率一樣,這就是居住不正義。」
|
|
|